[实用新型]可携式多功能数字检测分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1579.8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895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政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政南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H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多功能 数字 检测 分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分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携式多功能数字检测 分析装置,是依据临床医学探测人体耳穴位敏感反应点的病理病变性、电阻导 电性、微波热传导等特征的原理与并结合运用电子仪器中的电阻导电、传导感 知、观察拍摄、电子机械、比对、分析、储存、显示等各种性能组合而成。
背景技术
目前并无针对人体的耳内外穴位综合性检测分析的产品;尤其是结合可变 换功能性的感应探棒组、微近拍摄镜头、比对分析管理数据库芯片及USB传输 信号等主要构件所共同结合成的产品;同时运用其多功能探测警示、观察读取 及比对分析于被检测者的耳穴道敏感反应点所在位置的表面影像状况,将信号 经USB传输出等同时具有多项功能的产品问世。
已知的装置是仅限于各别单一项功能。例如,单一探测其穴位或单一观察 拍摄装置。而且,已知前的装置是不能同时提供基本人体耳内外穴位的细部探 测、观察拍摄与比对识别分析等多项功能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携式多 功能数字检测分析装置,所述组合装置是主要应用于人体的耳内外穴位的检测 分析,除找出被检测者的穴道敏感反应点所在的位置外,同时观察、拍摄、显 示出所述位置其表面状况的影像在电脑荧幕上,并作该状况的影像的比对与识 别分析,以便提示被检测者或检测者在诊断分析上的判断参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其包括有一握持管 状体外壳,所述的握持管状体外壳是由前端、中端、后端三段式管状绝缘材料 组成;其中,所述的握持管状体外壳其内部设有:一至少一种感应探棒组及一 连接插孔,所述的至少一种感应探棒组是由至少一种感知器探棒组件组成,所 述的连接插孔是由插孔端子组成;一微近拍摄镜头组及拍摄回应显示按钮,所 述的微近拍摄镜头组是由微近镜头及组件、至少一个LED灯头单元组成,所述 的拍摄回应显示按钮是由回应按钮及数字指示信号构件组成;连接以上探测及 拍摄的各类信号至一多个电路单元组,所述多个电路单元组是由探测电路单 元、拍摄电路单元组成;经过所述各电路单元的分配管理转变为数字指示信号 及数字信号,通过一USB传输接口组及USB接头提供电源与信号输送,同时传达 至一比对分析管理数据库芯片的个人电脑主机或PDA,以供信号的显示及储存。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握持管状体外壳为一检测本体,其中所述的至少 一种感应探棒组与所述的微近拍摄镜头组位于所述检测本体的前端,所述回应 按钮、所述多个电路单元组及所述连接插孔位于所述检测体的中端,所述USB 传输接口组、所述USB接头及所述比对分析管理数据库芯片位于所述检测本体 的后端。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握持管状体外壳为中空且为一检测本体,且所述 握持管状体外部设有一至少一种功能电源开关、一LED指示亮灯及LED数字显 示、一拍摄回应按钮、一连接插孔、一USB传输接口组及接头导电元件。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握持管状体外壳为一检测本体,所述检测本体内 部至少包括有一至少一个探测电路单元及一拍摄电路单元:所述探测电路单元 至少有一对信号探测端,其中所述信号探测端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感应探棒 组,且所述信号探测端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握持部及并联所述握持侧部的连 接插孔电路元件;所述拍摄电路单元至少有一对信号拍摄端,其中所述信号拍 摄端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微近拍摄镜头组,且所述信号拍摄端的第二端则电 连接于所述握持侧部的拍摄按钮电路元件。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近拍摄镜头组设有一微近拍摄镜头及一至少一 个LED灯头单元环绕于所述微近拍摄镜头四周围,所述微近拍摄镜头后接有滤 片、传感器、记忆卡、IC电路单元及另外设有一拍摄回应显示按钮、一共用USB 传输接口组及接头导电元件。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一至少一种感应探棒组,设有至少一种感知器探 棒组件、至少一个信号感应端子及至少一个按钮;连结传导操控所述探测电路 单元,当所述探测电路单元探测中,并亮起LED显示及指示亮灯时,同时中断 探测电路单元的探测,以自动或手动打开微近拍摄镜头按钮,并拍摄穴位状况, 转变为数字信号储存或输出信号至电脑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政南,未经林政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15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