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型喇叭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1265.8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28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萧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进明 |
主分类号: | H04R1/00 | 分类号: | H04R1/00;H04R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喇叭,尤其涉及一种薄型喇叭,其用于播放声音讯号,具有更高韧性及弹性的热塑性薄膜,而可随振动板往复振动,以达到薄型化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聆听音乐已经慢慢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娱乐,除挑选好的音响或其他播放装置,对于播放声音的喇叭音质也越来越挑剔。为追求逼真的音质及环绕音效,使听众有身历其境的感受,而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声音效果,也必须在空间中安装更多的喇叭,为节省空间上的使用,现代喇叭多以轻薄短小的设计为主流。
如图1所示,一般喇叭1包括一音箱11,一的装设于音箱11正面的饰板12,以及多个装设于音箱11内部的发声元件13,这类发声元件13由磁铁131、罩体132及发声膜133所构成,利用磁铁131引起分子振动后,连动发声膜133产生频率振动而发出声音,在音箱11内产生共鸣的效果后,使声音变得更加浑厚。
然而,由于技术及材料的进步,推动喇叭1在设计上的转变,使喇叭1在体积及重量上都有大幅的缩减,但仍受限于音11箱及发声元件13的外型设计,而无法有效改变发声的方式及体积的缩减,因此有必要加以进行改良,期能改善传统喇叭1在使用上的缺陷。
据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使用热塑性胶体在薄膜成型过程中,将振动板直接固定在框架内,结构相对简化,且稳定性好;并可通过改变薄膜材料、厚度,以及成型后的形状,而达到调整Q值,改善音讯曲线等功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喇叭,以大幅缩减体积而增加使用时的便利性,并可改善音质的清晰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型喇叭,其包括一框架、一热塑性薄膜、一振动板及一导电材料(FPC),其中的框架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布设有热塑性薄膜,并将振动板设于容置空间内的热塑性薄膜上,使振动板的周缘不与框架接触,而通过热塑性薄膜与框架相连接,且热塑性薄膜在框架与振动板的转折处设有补强部,另该振动板与框架间设有一导电材料以完成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由导电材料通电,而驱动振动板产生不等频率的振动,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热塑性薄膜支撑振动板,因此振动板振动时会带动热塑性薄膜同步振动,通过热塑性薄膜振动可使空气分子的振动而发出声音;本实用新型之薄型化设计,不但厚度薄、耐电压且散热快,足以取代传统体积大的喇叭以大幅缩减体积,且使用振动板带动热塑性薄膜的结构,可使发出的声音更加清晰而大幅提升音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喇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框架的正视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框架的正视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框架的正视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安装于音箱正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1-喇叭;11-音箱;12-饰板;13-发声元件;131-磁铁;132-罩体;133-发声膜;2-框架;21-容置空间;22-电极部;3-热塑性薄膜;31-补强部;4-振动板;41-大区块;411-电极部;42-小区块;421-电极部;5-导电材料;51-电极部;6-音箱;7-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附图式,敬请参阅。
请参阅图2-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下列构件:
一框架2,可为矩形、多边形或圆形的框型结构体(如图4-图6所示),且在框架2的内部镂空设有一容置空间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进明,未经萧进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12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现网络发起紧急业务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