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1253.5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08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舜民;李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8 | 分类号: | B60N2/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学堂;桑丽茹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汽车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腿部支撑装置的儿童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儿童汽车座椅一般可置放在汽车后座的固有座椅上供儿童乘坐,以使儿童维持固定位置,提高车辆行驶中儿童的安全性。
由于儿童汽车座椅放置在汽车的固有座椅上,会使得儿童乘坐的高度提高,如果没有设置供儿童腿部支撑的装置,儿童的双脚将会悬空,使得儿童久坐后即觉得不舒服,因此目前市面上的儿童汽车座椅大部份会设计有腿部支撑装置,例如美国专利US 6,264,278案所揭露的腿部支撑装置,但是这些腿部支撑装置的设计一般过于复杂而体积大,或是需要额外组装,导致腿部支撑装置收纳储存不易。而本实用新型则提出一种可直接收纳于儿童汽车座椅上,使用时直接自儿童汽车座椅上拉出而方便使用的腿部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收纳及使用方便的腿部支撑装置的儿童汽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儿童汽车座椅,安装于汽车固有座椅上,该儿童汽车座椅包括一座椅本体及一腿部支撑件。
座椅本体放置在所述汽车固有座椅上供儿童乘坐,所述座椅本体具有朝儿童前面座向的一前端及与所述前端相反的一后端,所述座椅本体两侧各对应地形成有一导槽,所述导槽具有接近所述前端的一第一槽端,及接近所述后端的第二槽端,所述腿部支撑件具有二定位端及远离所述定位端的一跨接端,所述定位端可位于所述导槽内移动,在一收合状态时,所述腿部支撑件的定位端移动至所述导槽的第二槽端,使所述腿部支撑件收容于所述导槽内,在一使用状态时,所述腿部支撑件的定位端移动至所述导槽的第一槽端,所述跨接端则位于所述座椅本体外。
较佳地,所述腿部支撑件为弯折成U形的一管状杆件。
较佳地,所述腿部支撑件包括一第一管部及与所述第一管部可伸缩地连接的一第二管部,所述定位端位于所述第一管部,而所述跨接端位于所述第二管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所述腿部支撑件可于所述导槽滑移的设计,在收合状态时可以收纳于所述导槽内,而在使用状态时可自所述导槽内拉出并向下枢转为使用状态,达到收纳容易且使用方便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侧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儿童汽车座椅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说明腿部支撑件位于收合状态。
图2是一侧视图,说明腿部支撑件被拉出将使用的状态。
图3是一侧视图,说明腿部支撑件位于使用状态。
图4是一侧视图,说明腿部支撑件为可伸缩的设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为了方便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是以汽车儿童座椅一般习惯使用状态的方向作为参考。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儿童汽车座椅3的较佳实施例,可安装于汽车固有座椅6上,所述儿童座椅包括一头靠1、一背靠2、一座椅本体3、及分别位在座椅本体3两侧的二安全带导向装置4。头靠1、背靠2是分别供儿童的头部与背部倚靠,座椅本体3则接触汽车固有座椅6上,汽车原有的安全带(图未示)则从安全带导向装置4的凹穴41穿过,用以将儿童汽车座椅固定在汽车固有座椅6上。
所述座椅本体3具有一前端31及与所述前端31相反的一后端32,所述前端31是朝儿童前面座向的方向,所述座椅本体3的两侧各对应地形成有沿所述前端31延伸至所述后端32方向的一导槽33,所述导槽33具有接近所述前端31的一第一槽端331,及接近所述后端32的第二槽端332。
所述腿部支撑件5,本实施例中是弯折成U形的一管状杆件,所述腿部支撑件5具有二定位端51及远离所述定位端51的一跨接端52,所述定位端51具有一枢轴,可被限制在所述导槽33内移动。在一收合状态时,所述腿部支撑件5的定位端51移动至所述导槽33的第二槽端332,使所述腿部支撑件5收容于所述导槽33内。
如图2,欲使用腿部支撑件5时,使用者可将所述腿部支撑件5自所述导槽33朝前方拉出,使所述腿部支撑件5的定位端51移动至所述导槽33的第一槽端331,使所述跨接端52位于所述座椅本体3外。
再如图3,将所述腿部支撑件5以所述定位端51为轴朝下转动,所述跨接端52即能位于所述座椅本体3的前端31下方,支撑儿童的脚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12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密电容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盘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