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计测用流路装置以及使用其的超声波式流体计测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01138.8 | 申请日: | 200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41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真人;重冈武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F1/66 | 分类号: | G01F1/66;G01P5/18;G01P5/2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晓广;车 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计测用流路 装置 以及 使用 超声波 计测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多个扁平流路的流体计测用流路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超声波式流体计测仪为如下装置:使流体流过计测用流路,并且利用配置于其上下游侧的超声波收发器之间的超声波传播时间测定流体流速,计算流量等。
该计测用流路是截面呈长方形的矩形形状,在其相向的短边侧设置有一对超声波收发器,其中一个超声波收发器发出的超声波倾斜地横穿流过计测用流路的流体,并被另一个超声波收发器收到。
并且,近年来,为了提高计测精度,提出了如下超声波式流体计测仪:通过在计测用流路中并行地配置多个隔壁,使计测用流路形成多层流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还提出了将计测用流路作为多层流路使用的情况的种种改良方案。例如,如图8所示,在计测用流路101的外表面上形成兼作密封环的凸部102,并且在与收纳部件103的相向部位设置凹部104,通过将凸部102嵌入到该凸部104中,在收纳部件103内进行计测用流路103的定位固定,从而简化了组装操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4/074783号手册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53067号公报
然而,在使计测用流路形成为多层流路时,存在如下问题:因设于计测用流路中的一对超声波式收发器和将计测用流路分割成层流通路的多层流路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由框架支撑用于形成多层流路的隔板的两边缘时隔板之间的尺寸偏差,导致计测精度降低。为了进行高精度的计测,要求多层流路部件的精度较高。
此外,在计测用流路的外表面上形成凸部,并且在收纳部件的相向面上形成凹部,在进行组装操作时将凸部嵌入到凹部中,在这种结构中存在下述问题:当进行组装操作时,凹、凸部产生尺寸偏差,计测用流路向收纳部件的嵌入尺寸精度降低。
因此,存在对流过计测用流路的流体产生影响而难以进行高精度测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而提出的,提供了一种提高了流体计测精度的流体计测用流路装置。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流体计测用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体计测用流路装置具有多层流路部件、经由上方开口收容所述多层流路部件的收容部以及封闭所述开口的盖部,所述多层流路部件具有:隔板,其将计测流路划分成多个扁平流路;侧板,其与所述隔板正交,并支撑所述隔板的两边缘部;以及顶板和底板,其与所述隔板并行地上下配置,与所述侧板接合并支撑所述侧板的两边缘部,在包括所述盖部的收容部或多层流路部件上设有因外力而变形的突起部,通过该突起部的变形将多层流路部件固定到包括所述盖部的收容部上。
这样,通过在包括盖部的收容部或者多层流路部件上设置因外力而变形的突起部,能够准确、无晃动地将多层流路部件相对于收容部进行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无晃动地将多层流路部件相对于收容部进行固定,因而,能够提高流体的计测精度,并且促进安装操作的高效化。
本实用新型的流体计测用流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体计测用流路装置具有多层流路部件、经由上方开口收容所述多层流路部件的收容部以及封闭所述开口的盖部,所述多层流路部件具有:隔板,其将计测流路划分成多个扁平流路;侧板,其与所述隔板正交,并支撑所述隔板的两边缘部;以及顶板和底板,其与所述隔板并行地上下配置,与所述侧板接合并支撑所述侧板的两边缘部,在包括所述盖部的收容部或多层流路部件上设有因外力而变形的突起部,通过该突起部的变形将多层流路部件固定到包括所述盖部的收容部上。
这样,通过在包括盖部的收容部或者多层流路部件上设置因外力而变形的突起部,能够准确、无晃动地将多层流路部件相对于收容部进行固定。
优选在构成多层流路部件的侧板的端部形成上述突起部。通过这样,随着突起部变形产生的应力施加到侧板的宽度方向上,不会产生变形等。
此外,如果使突起部形成前端变细的锥状,则能够使该突起部适当地变形,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进而,通过在突起部的周围形成槽,可以通过该槽吸收该突起部的变形量。
也可以考虑分别在构成多层流路部件的侧板的端部形成突起部、在包括盖部的收纳部的与上述突起部对应的部位形成凹部,且将该凹部的容积设定得比突起部的体积小。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该凹部吸收突起部的变形量。
优选的是,在包括盖部的收容部和多层流路部件中上分别形成相互嵌合的定位用的凸部和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1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车翻板简易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照明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