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倾斜角度的拖把弯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0386.0 | 申请日: | 200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65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陆宝驎;陈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宝驎;陈朝荣 |
主分类号: | A47L13/24 | 分类号: | A47L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角度 拖把 弯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弯头装置改良,尤其涉及一种具倾斜角度的拖把弯头装置改良,其主要在拖把的握杆与座头间设置有一弯头装置,通过弯头装置的倾斜管与座头连接,使拖把使用时,所述座头上的胶棉具有较大面积与地面接触。
背景技术
传统的拖把结构,如图1所示,由握杆11固接于座头12形成一拖把1,所述座头12上再结合一胶棉13,而在握杆11上并设有一拉杆14,可将胶棉13拉进座头12内,供滚轮120将胶棉13吸附的水份压出。至于所述传统拖把使用时,请配参阅图2所示,使用者握持握杆11进行拖地工作时,所述握杆11与地面形成的角度A,根据一般人拖地习惯很少超过45度,所以固定于座体12的胶棉13,根本无法以前端的较大面积与地面接触,而是以胶棉13两侧的较小面积进行拖地,不仅接触面积小,拖地效果差且较为费力。
发明人专门从事于家庭清洁用品的开发制造工作,深知传统胶棉拖把使用上的缺点,并不能满足所需,于是萌发改革的决心,并凭借本身的专业及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终于在历经无数次的试验、修正与改善后,终于首创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棉拖把的结构改良,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倾斜角度的拖把弯头结构新设计,其主要在拖把的握杆与座头间设置有一弯头装置,通过弯头装置的倾斜管与座头连接,使拖把使用时,所述座头上的胶棉具有较大面积与地面接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倾斜角度的拖把弯头装置,所述弯头装置一端为一接合管,另一端为弯折的倾斜管;在所述倾斜管两侧对应设置有凸柱,并贯穿有通孔;所述接合管供与握杆结合,所述倾斜管与座头上凸伸的连接管连结,形成一具倾斜角度的拖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倾斜角度的拖把弯头装置,主要在传统拖把的握杆与座头间加设有一弯头装置,所述弯头装置的一端为接合管,另一端则为倾斜管,并弯折有一适当角度。且所述接合管与握杆固接,而倾斜管则结合于座头上延伸的连接管,且在倾斜管两侧形成有凸柱,并开设有贯穿的通孔,可供拉杆结合,并以此为支点进行摆动,达到能拉伸座头前端胶棉的目的。使用时,通过倾斜管的设计,可增加座头与地面倾斜的角度,而能促使座头前端的胶棉,以较大的面积与地面接触,而能达到快速且省力的进行拖地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现有拖把的立体图;
图2所示是现有拖把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弯头装置的立体图;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结合于拖把的立体分解图;
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连结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结合于拖把的立体图;
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扳动拉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拖把-1;握杆-11;座头-12;胶棉-13;拉杆-14;角度-A;滚轮-120;本实用新型:弯头装置-2;接合管-21;倾斜管-22;凸柱-220;通孔-221;握杆-3;座头-4;连接管-40;滚轮-41;拉杆-5;插销-50;连杆-51;胶棉-6;角度-B;内螺纹段-210;螺纹段-30。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弯头装置立体图,所述弯头装置2一端主要具有一水平的接合管21,所述接合管21开设有一内螺纹段210,所述弯头装置2另一端弯折有一适当角度,形成一倾斜管22;位于倾斜管22两侧分别设有一凸柱220,并开设有一对应贯穿的通孔221。
其次,当所述弯头装置2结合于拖把上,请继续参阅图4、图5所示,所述接合管21利用内螺纹段210与握杆3的螺纹段30螺接,而倾斜管22则结合于座头4延伸的连接管40,位于倾斜管22的凸柱220套合有一拉杆5,并通过插销50贯穿结合,使拉杆5能以插销50为支点进行摆动,达到拉伸胶棉6移动的目的。
有关所述弯头装置2的结合方式请接着参阅图6所示,所述接合管21通过螺接方式,可与握杆3的螺纹段30螺接在一起,而倾斜管22与座头4延伸的连接管40固定在一起。位于倾斜管22两侧的凸柱220供拉杆5套合,并通过插销50贯穿拉杆5定位,使拉杆5固定于倾斜管22上,而能以插销50为支点产生摆动。且本实用新型的握杆3利用螺纹段30旋开与弯头装置2的结合后,与座头4结合连接管40后约等长,所以能折卸包装利于搬运、寄送,避免因握杆过长而加大包装箱或搬运中弯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宝驎;陈朝荣,未经陆宝驎;陈朝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03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炬形减振橡胶套
- 下一篇:一种硅棒夹具的放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