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膜层叠盘、应用层叠盘的装载装置和装载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00299.5 | 申请日: | 2009-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534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易俊杰;林智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5/30 | 分类号: | B65D85/30;B65D6/04;B65D21/032;B65D81/05;B65D77/26;B65D77/04;B65D3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张 英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层叠 应用 装载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光学膜层叠盘,其特征在于包含:
支撑板,具有承载光学膜的支撑面及相对于所述支撑面的背面,所述支撑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光学膜,所述支撑板的挠度低于所述光学膜的挠度,所述支撑板具有至少一个贯通孔;
至少一个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侧边上,所述定位件具有相应于所述贯通孔的突起;以及
至少一个侧边保护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所述侧边上,其中所述定位件与所述侧边保护件环绕所述支撑板而形成安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盘,其中所述支撑板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握把孔,所述握把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所述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盘,其中所述握把孔贯通所述支撑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盘,其中所述支撑板包含选自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铝合金中的具有支撑效果的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盘,其中所述定位件包含选自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铝合金中的具有支撑效果的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盘,其中所述侧边保护件包含选自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铝合金中的具有支撑效果的材质。
7.一种光学膜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光学膜层叠盘,包含:
支撑板,具有承载光学膜的支撑面及相对于所述支撑面的背面,所述支撑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光学膜,所述支撑板的挠度低于所述光学膜的挠度,所述支撑板具有至少一个贯通孔;
至少一个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侧边上,所述定位件具有相应于所述贯通孔的突起;
至少一个侧边保护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所述侧边上,其中所述定位件与所述侧边保护件环绕所述支撑板而形成安置空间;以及
缓冲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件或所述侧边保护件的内侧边并位于所述安置空间内,而形成光学膜安置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板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握把孔,所述握把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所述支撑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握把孔贯通所述支撑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板包含选自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铝合金中的具有支撑效果的材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定位件包含选自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铝合金中的具有支撑效果的材质。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侧边保护件包含选自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铝合金中的具有支撑效果的材质。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缓冲装置包含选自发泡性聚乙烯、发泡性聚丙烯或泡棉中的发泡性聚合物。
14.一种光学膜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光学膜层叠盘,包含:
支撑板,具有承载光学膜的支撑面及相对于所述支撑面的背面,所述支撑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光学膜,所述支撑板的挠度低于所述光学膜的挠度,所述支撑板具有至少一个贯通孔;
至少一个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侧边上,所述定位件具有相应于所述贯通孔的突起;以及
至少一个侧边保护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所述侧边上,其中所述定位件与所述侧边保护件环绕所述支撑板而形成安置空间;
缓冲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件或所述侧边保护件的内侧边并位于所述安置空间内,而形成光学膜安置空间;以及
光学膜套组,容置所述光学膜及至少一个垫片,其中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的侧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撑板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握把孔,所述握把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所述支撑面,所述握把孔贯通所述支撑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光学膜套组包含铝箔袋或抗湿袋。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光学膜套组进一步包含可容置所述光学膜及所述垫片的第一包装袋,所述第一包装袋容置于所述光学膜套组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02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铝投入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蚀刻废水回用与重金属回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