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平端面钻中心孔的机床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00087.7 | 申请日: | 2009-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66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薛羽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羽玲 |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Q1/26;B23Q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53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端面 中心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轴类零件自动平端面、打中心孔的钻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端面削铣和钻孔工作通常分别由两台机床实现,工作效率低下。尤其需要操作人员反复装夹刀具、工件,浪费大量的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上,提供一种机床,使得端面削铣和钻孔工作由同一台机床实现。其目的旨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量。
一种用于平端面钻中心孔的机床,包括机床床身。床身横向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作组件和第二工作组件。其中,第一工作组件包括由第一电机驱动的第一主轴,以及第一主轴端部设置的第一铣刀盘,第一铣刀盘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中心钻;第一工作组件由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联轴器、第一丝杠、第一主轴箱以及第一导轨。第二工作组件包括由第二电机驱动的第二主轴,以及第二主轴端部设置的第二铣刀盘,第二铣刀盘的中部设置有第二中心钻;第二工作组件由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四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丝杠、第二主轴箱以及第二导轨。此外,床身中部设置有纵向工作台;纵向工作台包括由第五电机、第三联轴器、第三丝杠以及第三导轨构成的第三驱动组件,以及由第三驱动组件驱动的工作托板,工作托板中部设置有夹轴座。夹轴座设置有包括左油压缸、右油压缸构成的装夹组件。
本实用新型用于平端面钻中心孔的机床,改进在于,工作托板下部设置有轨道滑块,与第三导轨配合。夹轴座下部设置有丝杠螺母,用于限定夹轴座与工作托板和第三导轨的位置。并且优选方式下,夹轴座两端横向设置V型工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克服了原有机床的结构复杂,维护难做、效率不高、操作不便、造价高等缺点。利用现代的数控技术,控制电机来工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方便、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床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床身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机床,又称双平头机,是一种轴类零件自动平端面、钻中心孔的机床。如图1所示机床床身22在横向左右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工作组件。其中,左侧的工作组件包括由电机8驱动的主轴1,以及主轴1端部设置的铣刀盘2,铣刀盘2的中部设置有中心钻3。左侧的工作组件由左侧驱动组件驱动,包括电机7、联轴器6、丝杠5、主轴箱19以及导轨4。图1中,右侧的工作组件包括由电机10驱动的主轴12,以及主轴12端部设置的铣刀盘13,铣刀盘13的中部设置有中心钻14。工作组件由驱动组件驱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8、联轴器17、丝杠16、主轴箱20以及导轨15。
如图1所示,床身22中部设置有纵向工作台21。结合图2说明,纵向工作台21包括由电机31、联轴器30、丝杠28以及导轨构成的驱动组件,以及由驱动组件驱动的工作托板26。工作托板26中部设置有夹轴座24,夹轴座24设置有包括左油压缸23、右油压缸25构成的装夹组件。
优选方式下,工作托板26下部设置有轨道滑块29,用于与导轨配合。而夹轴座24下部设置有丝杠螺母,用于限定夹轴座24与工作托板26和导轨的位置。并且夹轴座24两端横向设置V型工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羽玲,未经薛羽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0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