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春水稻季麦秆翻耕还田的水肥调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312054.0 申请日: 2009-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1743841A 公开(公告)日: 2010-06-23
发明(设计)人: 张世熔;李婷;徐小逊;唐美英;李云;贾永霞;侯洁;张少卿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张世熔;李婷;徐小逊;唐美英;李云;贾永霞;侯洁;张少卿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刘明芳;吴彦峰
地址: 61113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春水 麦秆 翻耕 还田 水肥 调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秸秆还田方法,特别是针对成都平原大春水稻季在麦秆翻耕还田 方式下的水分与肥力的定量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秸秆占作物生物产量的50%左右,是一类极其丰富的最能直接利用的可再生有机资源。 大量剩余秸秆的被焚烧不仅造成空气污染,对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导致土壤肥力逐年 下降,农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秸秆还田能够有效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补充其各种营养 元素,使其养分结构趋于合理,进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特别对缓解我国氮、磷 、钾肥比例失调的矛盾,弥补磷、钾化肥不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秸秆还田还能有效 增加农作物产量,优化农田生态环境,维持农业生态环境平衡,对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具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成都平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7.1℃,无霜期达 260-302天。常年降水量在900-1300毫米之间,80%集中在5-9月。同时,受地理位置影响, 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湿。且据相关文献,成都平原区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普遍偏低。

目前现有的稻麦秸秆还田利用做法通常是:(1)直接单一耕翻埋入土壤。这个方法的 弊端是勤耕翻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秸秆直接埋入土壤,腐熟时易产生有害气体对种苗造成毒 害。(2)将稻麦秸秆集中堆制或沤制腐熟,然后分散到土壤中。此法的弊端是麻烦,经济 效益低,农民不容易接受。(3)牲畜过腹还田,即通过给牲畜饲喂秸秆,变成肥料还田。 此法的弊端是难以大面积实施。目前的秸秆还田技术大多着眼于秸秆还田农机具和田块研发 等宏观定性方面,而对于秸秆还田水肥调控定性定量方面没有一套详细具体的操作模式,特 别是针对成都平原特定的自然条件及与其类似的地区还没有一套适宜的水肥调控模式,不便 于农户推广使用,也是造成秸秆还田难于大面积推广的重要原因是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大春水稻季麦秆还田几种做法的不足,秸秆还田施 肥和灌水缺乏规范等实际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安全、操作性强的具体流程化的大春水稻季秸 秆还田水肥调控模式,重点在于针对成都平原地区大春水稻季秸秆还田水肥调控方面定性定 量的技术,更有利于在实际农业运用中发挥作用,解决秸秆还田在水肥调控具体操作方面的 问题。该方法与土壤翻耕有机结合,达到保护环境、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发 展生态农业的综合目的,而且经济适用,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春水稻季麦秆翻耕还田的水肥调控方法,在稻-麦轮作区的大春水稻季,采用麦 秆翻耕还田方式后,对水稻生长进行定量水分调控与定量土壤肥力调控。

作为优选:将上一季小麦收割的秸秆进行全量翻耕还田,对水稻的整个生育期进行定量 的水分调控和土壤肥力调控。

所为优选: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春水稻季麦秆翻耕还田的水肥调控方法,其特 征在于:在水稻生长的全生育期,根据土壤的质地,质地越轻供水量越多,供水量为7500~ 10000m3/hm2,且根据当年降水量调整灌溉量为2500~4000m3/hm2

作为进一步优选:返青分蘖期的灌溉量为570~900m3/hm2;拔节孕穗期灌溉量为950~ 1600m3/hm2;抽穗开花期灌溉量为970~1500m3/hm2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水稻全生育期采用施肥量为N 142~158kg/hm2、P2O576~ 84kg/hm2、K2O 85~95kg/hm2

作为优选:翻耕前施入底肥,其底肥施入量为N 99~110kg/hm2、P2O5 53~58kg/hm2、 K2O 60~66kg/h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张世熔;李婷;徐小逊;唐美英;李云;贾永霞;侯洁;张少卿,未经四川农业大学;张世熔;李婷;徐小逊;唐美英;李云;贾永霞;侯洁;张少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2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