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纯无机氧化物制备的热解反应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311474.7 | 申请日: | 2009-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宁桂玲;林源;叶俊伟;贡卫涛;田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F5/06 | 分类号: | C01F5/06;C04B2/10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 地址: | 11608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纯 无机 氧化物 制备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产品生产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高纯无机氧化物制备的热解反应器。
背景技术
热解是化学法制备高纯无机氧化物中的重要工艺环节。传统的热解反应器主要是利用水蒸汽加温解析,即水蒸气经一根单管通入反应罐中的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反应,然后在继续通入水蒸气热解。这种方法热效率较低,蒸汽用量很不稳定,会造成锅炉压力不稳定,有安全隐患,而且设备操作繁琐,产品结晶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装置热效率高的热解反应器,替代了现有水蒸气加热方式,结构简单,热效率高,安全稳定,能有效保证产品的结晶性和纯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高纯氧化镁制备的热解反应器,包括电动机、壳体、保温层、搅拌桨、加热管和控制器;壳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用密封法兰连接,壳体外层设有保温层,壳体内层设有内衬;壳体上部设有进料口和排气口,壳体下部设有阀门和出料口;壳体内部有搅拌桨,搅拌桨通过搅拌杆与外部电动机相连接,搅拌杆出口安装有密封垫片;反应器内采用加热管,加热管与外部储油槽相连接,加热管内温度和热解器内温度通过热电偶由电子控制器控制;热解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口排出并收集利用。
反应器内可以采用环状加热管,加热管内充满导热油;加热丝外套瓷环,放置于导热油内。
壳体内衬、加热管外壳、搅拌杆和搅拌桨均可以采用聚四氟或聚丙烯材质。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利用内含导热油和加热丝的环状盘管加热,可以有效实现快速加热和有效热量传递,具有高的热效率;导热丝外套瓷环可以避免短路发生;加热管与外部储油槽相连接,可以保证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加热油自由的循环利用;通过热电偶可以准确控制热解器内的温度,从而可以有效控制结晶过程,使产品结晶稳定;聚四氟或聚丙烯材质的部件可以保证热解过程中不引入杂质,保证产品的纯度;热解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气口排出并收集利用,保证了反应的安全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热解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热管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加热管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机;2.支架;3.连接头;4.进料口;5.排气口;6.密封垫片7.密封法兰;8.加热管;9.保温层;10.搅拌杆;11.搅拌桨;12.阀门;13.出料口;14.内衬;15.热电偶;16.壳体;17.热电偶;18.壳体盖;19.储油槽;20.加热管;21.控制器;22.聚四氟外壳;23.导热油;24.瓷环;25.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高纯氧化镁制备的热解反应器,包括电动机1、壳体16、保温层9、搅拌桨11、加热管8和控制器21;壳体16和壳体盖18通过密封法兰7连接;壳体上部设有进料口4和排气口5,壳体下部设有阀门12和出料口13;壳体内部有搅拌桨11通过搅拌杆10与电机相连接,搅拌杆出口安装有密封垫片6;反应器内有环状加热管8,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管外壳22为聚四氟材质、内有内充满导热油23;加热丝25套有瓷环24,放置于导热油内;加热管与储油槽19相连接;加热管内温度和热解器内温度通过热电偶15和17由电子控制器21控制。
实施时,液体反应料由反应器的进料口进入塔中,开始加热并搅拌,当反应温度达到热解温度时,保持恒温,打开排气口收集产生的气体以供循环利用;当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并程序降温,产品大量析出之后打开出料口阀门收集产品,并进行下一个生产循环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14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