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拜耳法有机物消除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1378.2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4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清燕;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国际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06 | 分类号: | C01F7/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10003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拜耳法 有机物 消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铝生产厂中拜耳法有机物消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多数拜耳法氧化铝厂都存在有机物的积累和危害的问题。拜耳法溶液中的有机物主要 来自铝土矿,絮凝剂、消泡剂、脱水剂等添加剂也会带入少量有机物,由于氢氧化铝洗液会 进入赤泥的一次洗液,从而进入种分母液,而种分母液是循环的,加上赤泥回水和各种污水 进入系统,拜耳法流程中的有机物会逐渐积累。溶液中有机物含量较高时,有机物可影响工 厂的产量、产品质量及其它技术经济指标等,某些有机物会造成赤泥沉降洗涤性能变差,降 低分解速度和氧化铝产出率,使氢氧化铝粒度变细、易碎,增加产品中的杂质特别是Na2O的 含量,种分槽内产生大量泡沫,加速种分槽内氢氧化铝结疤,同时对蒸发工序也有较大的影 响。通过对氧化铝厂有机物的测定,在细氢氧化铝晶种上附着的有机物较高,同时氢氧化铝 洗液中有机物含量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拜耳法有机物消除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消除 拜耳法溶液中的有机物含量,减少有机物对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对产品氧化铝质量的 影响,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降低分解速度和氧化铝产出率,使氢氧化铝粒度变细、易碎, 增加产品中的杂质等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两段分解过程,第一段用氢氧化铝洗液洗涤细氢氧化铝晶 种,第二段用热水洗涤,第二段的洗液用液碱将苛性比值提高后,添加石灰乳进行苛化。
第一段的细氢氧化铝晶种,用成品氢氧化铝过滤得到的氢氧化铝洗液作为第一段洗涤, 让氢氧化铝洗液中的有机物尽可能的附着在晶种上,得到的洗液送母液蒸发。
经过第一段洗涤的细氢氧化铝晶种再用热水进行第二段洗涤,洗涤后的晶种去分解。
经过第二段洗涤的洗液中加入液体碱,将溶液的苛性比值αk提高至6以上,控制溶液温 度在60~70℃,然后再按照有机物的量添加石灰乳,进行苛化反应,生成草酸钙,草酸钙经 过沉降槽固液分离,分离出的苛化渣送赤泥沉降分离及洗涤或送堆存,苛化渣可带走氢氧化 铝洗液中约40%的有机物;分离后的碱液去化灰或蒸发。
溶液中所含草酸钠和碳酸钠与石灰乳的分子比1-5。
上述过程中,苛化渣可带走氢氧化铝洗液中约40%的有机物。
采用本发明,有如下的优点:
①显著减少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的含量;
②减少有机物对赤泥沉降、晶种分解、蒸发等工序的影响;
③减少有机物对产品氧化铝质量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它包括两段分解过程,第一段的细氢氧化铝晶种,用成品氢氧化铝过 滤得到的氢氧化铝洗液作为第一段洗涤,让氢氧化铝洗液中的有机物尽可能的附着在晶种上 ,得到的洗液送蒸发,晶种再用热水进行第二段洗涤,洗涤后的晶种去分解,洗液加入液体 碱,将溶液的苛性比值αk(即Na2O∶AL2O3的摩尔比)提高至6以上,控制溶液温度在60~70 ℃,然后再按溶液中所含草酸钠和碳酸钠与石灰乳的分子比1-5进行苛化反应,苛化反应时 间控制在2小时,反应生成草酸钙,反应式:Na2C2O4+CaO→CaC2O4+Na2O。由于高苛性比、高 温度下石灰乳与铝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水合铝酸钙(或水化石榴石)不稳定,而草酸钙比碳 酸钙易生成,这样可有效的消除溶液中的草酸盐,从而减少溶液中有机物的浓度。生成的草 酸钙经过沉降槽固液分离,分离出的苛化渣送赤泥沉降分离及洗涤或送堆存,苛化渣可带走 氢氧化铝洗液中约40%的有机物;分离后的碱液去化灰或蒸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国际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铝国际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1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矫正近视和老视的非球面衍射型隐形眼镜
- 下一篇:平视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