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系针状焦厂生产厂房的布局方法及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1150.3 | 申请日: | 200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4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由佳;吴展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4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系 针状 生产 厂房 布局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企业厂房布局方法及结构,特别是一种煤系针状焦厂生产厂房布局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在煤系针状焦厂中,针状焦煅烧的目的是脱除其附着水及结晶水,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晶型转变,制成符合规定要求的石墨电极产品。在通常的煤系针状焦厂生产厂房组合结构的总平面布局中,针状焦储运站、煅烧炉、成品库被分散布置在厂区不同位置,使工厂厂区用地面积加大,道路铺砌面积和管线铺设长度相应增加,工厂基建投资和生产运营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系针状焦厂生产厂房设计方法及布局结构,该方法及结构可节约工厂用地,减少道路铺砌面积和管线铺设长度,降低工程基建投资和生产运营成本,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煤系针状焦厂生产厂房的布局方法,该方法是将煤系针状焦厂通常分散布置的生产厂房集中布置在不穿越道路的区域内。
依照上述煤系针状焦厂生产厂房的布局方法设计的结构,包括针状焦储运站、煅烧工段和成品库;针状焦储运站、煅烧工段和成品库布置在无道路的整块区域内,针状焦储运站、煅烧工段和成品库之间经皮带廊连接。
上述的结构中,针状焦储运站设有储焦池。
前述的结构中,所述煅烧工段包括一字排列的煅前仓、回转窑和煅后仓;煅前仓、回转窑和煅后仓经皮带廊串联连接。
前述的结构中,所述针状焦储运站与煅烧工段平等排列,在针状焦储运站与煅烧工段之间设有第一转运站;在煅后仓与圆仓之间设有第二转运站。
前述的结构中,所述成品库设在针状焦储运站与煅烧工段一端,并与针状焦储运站与煅烧工段垂直排列。
前述的结构中,所述成品库包括一组一字排开的圆仓和一个与一组圆仓平等排列的整仓,每个圆仓均与整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煤系针状焦厂生产厂房组合结构的总平面布局中,针状焦储运站、煅烧炉、成品库被分散布置在厂区不同位置,使工厂厂区用地面积加大,道路铺砌面积和管线铺设长度相应增加,工厂基建投资和生产运营成本上升。本发明是将煤系针状焦厂通常分散布置的生产厂房集中布置在不穿越道路的区域内。可节约工厂用地,减少道路铺砌面积和管线铺设长度,降低工程基建投资和生产运营成本,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针状焦储运站,2-储焦池,3-煅前仓,4-回转窑,5-煅后仓,6-第一转运站,7-圆仓,8-整仓,9-第二转运站,10-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煤系针状焦厂生产厂房的布局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是将煤系针状焦厂通常分散布置的生产厂房集中布置在不穿越道路的区域内。
依照上述煤系针状焦厂生产厂房的布局方法设计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针状焦储运站1、煅烧工段和成品库;针状焦储运站1、煅烧工段和成品库布置在无道路9的整块区域内,针状焦储运站1、煅烧工段和成品库之间经皮带廊连接,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针状焦储运站1设有储焦池2。所述煅烧工段包括一字排列的煅前仓3、回转窑4和煅后仓5;煅前仓3、回转窑4和煅后仓5经皮带廊串联连接。所述针状焦储运站1与煅烧工段平等排列,在针状焦储运站1与煅烧工段之间设有第一转运站6;在煅后仓5与圆仓7之间设有第二转运站9。所述成品库设在针状焦储运站1与煅烧工段一端,并与针状焦储运站1与煅烧工段垂直排列。所述成品库包括一组一字排开的圆仓7和一个与一组圆仓平等排列的整仓8,每个圆仓7均与整仓8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工作时,原料针状焦通过汽车运入针状焦储运站1的储焦池2内储存,通过设置在储焦池2内的吊车抓斗把原料提到受料口,输入皮带廊输送到第一转运站6,原料通过输送平皮带廊进入煅烧工段的煅前仓3;原料通过煅烧工段的回转窑4煅烧,脱除针状焦附着的水及结晶水,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晶型转变为石墨,再进入煅烧工段的煅后仓5;通过皮带廊输送到第二转运站9,石墨进入到皮带廊上,为缩短输送距离、减少占地面积,皮带廊可设计为高倾角皮带或斗式提升机,再输送到成品库的圆仓7中储存,通过设在圆仓7的皮带倒运,物料可顺利进入每个圆仓7内,圆仓7数量可根据企业对储存量的要求进行增减,石墨成品通过圆仓7底部的输送皮带进入到成品库的整仓8内,并在整仓8内制成符合规定要求的石墨电极成品,由汽车运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1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