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1032.2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8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葛林忠;张道宽;师乐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1 | 分类号: | H01R12/51;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具有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尤其涉及电连接器通过屏蔽壳体接地的结构。
【背景技术】
2001年8月2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52261号揭示一种具有屏蔽壳体接地结构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装设于绝缘本体内的电路板、及屏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插入配合的收容空间。该屏蔽壳体于接近电路板内侧为凸伸有一弹片,且电路板上为具有一接地点,并使弹片可弹性抵贴于电路板之接地点上,以使金属外壳、电连接器及电路板形成一共同之接地回路。
但此种接地结构对电路板与屏蔽壳体形成抵贴推力作用,使屏蔽壳体变形较大,且不便电连接器组装生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电连接器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屏蔽壳体接地且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装设于绝缘本体内的内置电路板、及屏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插入配合的收容空间。所述内置电路板设有具有两相对侧壁的导电通槽,所述屏蔽壳体设有插入前述导电通槽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与导电通槽的两相对侧壁形成导电配合。
本发明提供之此种电连接器能提供屏蔽壳体接地结构仅在插入导电通槽的部分具有应力作用,其他部位应力作用小,从而减小电连接器屏蔽壳体变形,并且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立体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之屏蔽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部分分解图。
图6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移去前壳体后的立体图。
图7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7,所示为体现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器100。参阅图1与图2,该电连接器100用以安装于一种电子设备的电路板120上,其具有堆叠设置的RJ45插座20与双接口的通用串行插座50。
如图3与图5所示,该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200、装设于绝缘本体200内的端子模组400、显示装置700及屏蔽壳体600。所述绝缘本体200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RJ45插头插入配合的收容空间20。所述端子模组400包括插入收入空间20内以与RJ45插头导电配合的对接端子42、承载并电性连接对接端子42的内置电路板40、设置于内置电路板40可以过滤杂讯的若干电子元件46、及设置于内置电路板40的转接模组44。转接模组44可以将通过RJ45插头传递至对接端子42,并通过内置电路板40与所述电子元件46的讯号转接至所述电路板120。所述屏蔽壳体600包括从前后两方向分别罩设与绝缘本体200与端子模组400的前壳体620与后壳体640。
参阅图3至图7所述内置电路板40设有具有导电通孔401,导电通孔401具有相对的两侧壁(未标号)。所述后壳体600设有插入前述导电通孔401的插入部647,所述插入部647与导电通孔401的两相对侧壁抵压配合从而形成导电连接接地。因为插入部647与导电通孔401的两相对侧壁同时抵压作用,从而对后壳体640的其他部位应力作用很小,避免后壳体640变形。当然,导电通孔401可以设置为具有两相对侧壁的任何槽状,只要其受插入部647的两个作用力在相反的两个方向。
所述插入部647末端分设有两平行延伸的凸片648,两凸片648分别与导电通孔401的相对两侧壁抵压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两凸片648的延伸末端彼此相隔一定距离,以使两凸片648与所述两侧壁之抵压配合具有合适的弹性力。其实际可以根据作用力需要,设置成鱼眼孔形式的按压配合结构;可以将两凸片648之间设置成相隔较小距离距离,使插入部647插入导电通孔401后,两凸片648的延伸末端相互抵靠,以增加抵压作用力;还可以将两凸片648之间设置成相隔较大距离距离且延伸长度较大,从而减小凸片648对导电通孔401两侧壁的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1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