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导爆管捆扎的角线自动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10635.0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周丽娟;诸洪;蒋晓辉;吴斌;李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6C5/08 | 分类号: | C06C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导爆管 捆扎 自动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民用爆破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导爆管捆扎的角线自动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导爆管是国内民爆行业八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的非电导爆管雷管的主要部件,在国内是一个新的发展前景看好的民爆器材,但目前国内工艺技术与自动化装配水平较低。导爆管下线、封口、贴标、挽把、捆扎等多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近些年行业中出现了全自动的导爆管下线机、封尾机、贴标机和挽把机等只完成单一功能的自动机械设备,没有全自动下线、封口、贴标、挽把、捆扎一体机。
随着爆破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内外非电导爆管雷管市场需求迅猛发展,手工作业和单一功能的自动机械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人工作环境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研制用于导爆管捆扎的角线自动成型装置将推动全自动下线、封口、贴标、挽把、捆扎一体机的研制进程,对提高非电导爆管雷管的自动化工艺水平,降低生产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导爆管捆扎的角线自动成型装置。
本发明的用于导爆管捆扎的角线自动成型装置包括牵引气缸、牵引机械手、夹持爪、成型气缸、成型机构、成型模具、切线气缸、分切机构、动力牵引机构、输送机械手、水平安装台面、竖直安装面、安装支架I、运动限位块、成型口、安装支架II。
其连接关系是:在所述水平安装台面上分别设置有牵引气缸、运动限位块、成型口,牵引气缸与牵引机械手相连,牵引机械手上安装有夹持爪。所述竖直安装面与水平安装台面垂直相连,竖直安装面上设置有安装支架II和动力牵引机构,切线气缸与安装支架II相连,分切机构与切线气缸相连。所述成型气缸、成型机构、成型模具位于成型口的上方,安装支架I固定在水平安装台面上,成型气缸与安装支架I固定连接,成型气缸还与成型机构相连,成型模具安装在成型机构下方,同时位于成型口的正上方。所述输送机械手固定安装在竖直安装面的左下部,同时位于成型口的下方。
在安装时,考虑到分切机构下降能准确切断角线,分切机构工作时下降的最低位置与夹持爪和动力牵引机构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水平轴线上。
所述夹持爪在牵引气缸伸出时自动夹紧角线,在牵引气缸缩回时自动松开角线;
所述成型模具在成型气缸伸出时完成角线冲压成型。
所述分切机构在切线气缸伸出时完成成型角线的切割。
所述输送机械手可通过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完成成型角线的拾取和输送。
本发明的用于导爆管捆扎的角线自动成型装置能够实现角线的自动牵引、自动成型、分切、自动转移,能将直的角线按预先设定的形状自动冲压成型,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导爆管捆扎的角线自动成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牵引气缸 2.牵引机械手 3.夹持爪 4.成型气缸 5.成型机构6.成型模具 7.切线气缸 8.分切机构 9.动力牵引机构 10.输送机械手11.水平安装台面 12.竖直安装面 13.安装支架I 14.运动限位块15.成型口 16.安装支架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用于导爆管捆扎的角线自动成型装置具有自动牵引角线、角线自动成型、自动分切角线、自动转移成型角线的功能,能将直的角线按预先设定的形状自动冲压成倒梯型,是实现全自动下线、封口、贴标、挽把、捆扎一体机的重要组成机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用于导爆管捆扎的角线自动成型装置包括牵引气缸1、牵引机械手2、夹持爪3、成型气缸4、成型机构5、成型模具6、切线气缸7、分切机构8、动力牵引机构9、输送机械手10、水平安装台面11、竖直安装面12、安装支架I 13、运动限位块14、安装支架II 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八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五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0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