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草药肥颗粒剂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10314.0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硕丰农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N47/36;A01N37/26;A01P13/00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308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药 颗粒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除草药肥颗粒剂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除草药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已有记载,但是由于除草药与化肥不配套,加工烦琐,稳定 性差的原因,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近年来除草药肥的复合技术有了一定发展,如在 CN1844063A中公开了一种“水稻除草药肥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水稻除草药肥是由苄嘧磺隆 粉剂、丁草胺粉剂、载体肥料、安全剂、微量元素和其余的填料按一定配比混合并经100%造 粒而成。由于丁草胺本身是乳剂,市场上没有丁草胺粉剂,因此,无法将丁草胺与苄嘧磺隆 粉剂和填料混均;此外,该方法为混匀后制粒,药肥不能缓释在土壤中。CN101289355的“ 一种水稻除草药肥复合粒剂”是由丁苄水分散粒剂与化肥混合而成,其中丁苄水分散粒剂组 成按重量百分比计为:丁草胺2%-14.5%,苄嘧磺隆0.03-0.7%,载体化肥料0-80%,溶剂 2.5-8%,乳化剂1.5-6%,白碳黑10-30%。其存在以下问题:1、为了制成颗粒,采用有机溶 剂、乳化剂,造成土壤危害,并且污染环境,不利于作物生产。2、最终产物是丁苄水分散 粒剂和化肥的混合物,无法混匀,不能起到缓释效果;3、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无污染、无害无味,吸 附能力强,缓释效果好,不污染环境,既能起到除草作用,又能提高肥效的利用率,可防治 水稻抛秧田一年生杂草的除草药肥颗粒剂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除草药肥颗粒剂,按照重量比含有丁草胺0.1%-3%,苄嘧磺隆0.01-3%、包衣剂 5-20%、粘结剂6-15%和氮磷钾复合肥59-88%,氮磷钾复合肥有效成分占药肥颗粒剂总量的 25-52.8%,所述的包衣剂为轻质粘土或低品位硅藻土。
上述的除草药肥颗粒剂,还含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钙0.3-0.6%。
上述的除草药肥颗粒剂,还含有0.1-0.5%防板结剂。
上述的除草药肥颗粒剂,所述的粘结剂为轻质粘土、糊精或两者的混合物。
上述的除草药肥颗粒剂,苄嘧磺隆为0.01-0.03%。
一种除草药肥颗粒剂的生产方法,按照重量比取丁草胺0.1%-3%,苄嘧磺隆0.01-3%、包 衣剂5-20%、6-15%粘结剂、氮磷钾复合肥59-88%,氮磷钾复合肥有效成分占药肥颗粒剂总量 的25-52.8%,所述的包衣剂为轻质粘土或低品位硅藻土,将粘结剂和氮磷钾复合肥混合后经 制粒机制粒,将丁草胺、苄嘧磺隆用有机溶剂溶解并稀释,喷至颗粒表面,用包衣剂包衣, 过筛,制得粒径为1.0-4.75mm的颗粒剂。
上述的除草药肥颗粒剂的生产方法,粘结剂和氮磷钾复合肥混合时还加入0.3-0.6%的十 二烷基苯磺酸钙。
上述的除草药肥颗粒剂的生产方法,包衣时在包衣剂中混有0.1-0.5%防板结剂。
上述的除草药肥颗粒剂的生产方法,所述的粘结剂为轻质粘土、糊精或两者的混合物。
上述的除草药肥颗粒剂的生产方法,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异 丙醇、正丁醇中一种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优点是:
1、该除草药肥颗粒剂中不含有机溶剂(用于溶解丁草胺和苄嘧磺隆的有机溶剂已挥发 )、乳化剂,不会造成土壤危害,并且不污染环境,有利于作物生长。
2、最终产物是采用轻质粘土或低品位硅藻土包衣的颗粒剂,在生产过程中药肥能混匀 ,可起到缓释效果,药效持续时间长。
3、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4、该药剂进行了如下试验
4.1、试验药剂的配制
处理A、0.32%丁草胺和苄嘧磺隆药肥混剂:按苄嘧磺隆和丁草胺(1∶19)混剂0.32% +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2∶1∶1)混合体69.68%+填料30%(其中含粘结剂-轻质粘土12% 、包衣剂-轻质粘土18%)的比例比例配制成混合制剂,其中尿素与硫磺铵按比例混合后粉碎 。
处理B、0.32%丁草胺和苄嘧磺隆药肥混剂:按苄嘧磺隆和丁草胺(1∶19)混剂0.32%+ 填料(粘土)99.68%的比例配制成混合制剂作为对照药剂。
4.2、试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硕丰农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锦州硕丰农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0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酶促合成低聚乳果糖溶液脱色方法
- 下一篇:煤质分析仪的齿条式送样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