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高楼安全逃生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9600.5 | 申请日: | 200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堂;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高楼 安全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机械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便携式高楼安全逃生缆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电、磁流变材料领域发展迅速,这些材料可用于精密减振器、联轴器、刹车机构等。这些材料由于具有在外部电场或磁场激励下能够产生流固耦合的变化而能够因此设计和制造一些既具有流体特性又可以具有固态特性的变阻尼变刚度装置,受到业内人士愈来愈广泛的重视。然而,由于电磁流变液的流固变化过程往往需要强电、磁场激励才可以实现,所以在实施激励时通常需要施加高压电场或大电流电磁场。因此,基于电磁流变原理研发的机构或装置一般需要电源方可使用,或需要配备高效的蓄电设备材料远程使用。所以截至目前,人们通常认为基于电或磁流变液流固耦合的功能装置不适合设计和研发便携式的装置,更鲜见于研发高空安全逃生装置。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1269258记载了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中:左、右链轮均固装在转轴(1)上,左、右链轮上分别装有左、右链环,左、右链环上等间距水平固装有一组横杠(6),转轴(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装有左、右主动伞齿轮,左、右从动伞齿轮分别固装在左、右立轴上,左主、从伞齿轮相啮合,右主、从伞齿轮相啮合,左、右从动伞齿轮上方的左、右立轴上分别固装有左、右转盘,左、右转盘下端面的外边缘的圆周方向均布多个左、右立杆。这种机构存在设计和结构环节多、整体结构复杂、机械传递环节繁琐、安全可靠性差并需要多个齿轮机构以及主、从动伞装置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高楼安全逃生缆装置,利用永磁场激励,无需电源,结构简单、部件少、体积小、携带便利等方面的因素提出该发明装置,具有高空下落时承载重物效率高,下降速度快、慢结合,振动小、下降平稳,安全感好等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主螺纹转轴、至少一个固定机构、至少一个主转轮箱以及至少一个变阻力箱,其中:固定机构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与主转轮箱相连,变阻力箱与主转轮箱固定连接且主螺纹转轴分别与变阻力箱和主转轮箱活动连接。
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吊环和缆绳带,其中:吊环设置于建筑物上且与缆绳带的一端连接,缆绳带的另一端与主转轮箱相连接。
所述的缆绳带为缆带、齿条、齿带或链条。
所述的主转轮箱包括:转轮箱体、主挂柄、辅挂柄和缆绳摩擦转轮,其中:主挂柄和辅挂柄分别固定设置于转轮箱体的外侧,辅挂柄与固定机构相连接,缆绳摩擦转轮位于转轮箱体内并固定设置于主螺纹转轴上。
所述的辅挂柄上设有导向槽,所述的固定机构与导向槽或与缆绳摩擦转轮相接触。
所述的缆绳摩擦转轮上设有摩擦环,该摩擦环与缆绳带相接触。
所述的主螺纹转轴与变阻力箱以及转轮箱体相接触的位置分别设有密封轴承。
所述的变阻力箱包括:箱体、阻力浆叶、左螺纹套管、右螺纹套管、磁流变液封装箱、磁流变液封装箱体盖板、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变阻力箱盖板和摇把手,其中:磁流变液封装箱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磁流变液封装箱体盖板与磁流变液封装箱密封连接,变阻力箱盖板与箱体固定连接,阻力浆叶位于磁流变液封装箱中且与主螺纹转轴固定连接,左螺纹套管和右螺纹套管分别设置于主螺纹转轴上组成第一丝杠丝杆机构和第二丝杠丝杆机构,左螺纹套管与第一磁体固定连接,右螺纹套管与第二磁体固定连接,摇把手与主螺纹转轴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磁流变液封装箱内设有磁流变液。
所述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为永磁体、电磁体或导磁体,且不同时为导磁体。
所述的第一丝杠丝杆机构和第二丝杠丝杆机构上设有相反方向的螺纹或仅其一上设有螺纹。
当所述的主转轮箱为1个时,所述的变阻力箱为1个或2个且固定设置于主转轮箱的两侧或一侧;
当所述的主转轮箱为2个时,所述的变阻力箱为1个且固定设置于两个主转轮箱的中间。
所述的固定机构的个数与主转轮箱的个数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9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管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环保人造板生产防止粘板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