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生3D影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9415.6 | 申请日: | 200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7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宏;邱俊杰;赵曰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 影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产生3D影像的方法,更进一步地说,是关于一种利用背景影像以及主体影像产生3D影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更逼真自然的显示效果,显示技术的发展由提供大型的高画质画面,进而追求提供兼具视觉享受及临场感的三维空间立体影像显示(3-dimensional stereoscopicdisplay,以下简称3D影像)效果。3D影像的成像原理,主要是利用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视差的影像,而造成有远近的视觉感。
早期的3D影像技术大多利用画面分割的概念,将影像画面分割成左眼讯号和右眼讯号,再藉由3D影像显示器将讯号分别传送至左眼和右眼,最后经由人脑将两讯号合成后产生立体感。例如,立体电影的放映是让使用者配戴左、右眼分置一片红色镜片以及一片蓝色镜片的特制眼镜,令观赏者的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影像。然而这种3D影像显示的方法不仅需要配戴特制眼镜,观赏者所看到的画面色彩会因红蓝二色的镜片的滤色效果,无法精准地呈现画面的原色。
液晶显示器的「3D影像显示技术」就是不需要藉由特殊眼镜辅助视觉,而是利用视差遮障(parallax barrier)方式导入显示面板,进而达到技术上突破,使光源能够分离左右两个不同方向,创造出3D影像显示技术。就像模拟人的两只眼睛分别从两个角度来观看物体,利用左右眼所看到的画面所产生的细微差异,再依据两者的差异感测物体的距离,而大脑便将两幅画面混合成一幅完整3D影像。一张3D影像包含复数张い同视角的图的影像数据。3D影像的画素排需与遮障配合,璝遮障的排方向是斜向的,则3D影像的画素排也需以斜向排。
美国专利案号5825997提出一种3D影像的产生方法,一摄影机架设于一固定位置,一物体被放置于一旋转平台上,当该摄影机拍摄该物体时,该旋转平台开始转动,因此摄影机可拍摄该物体不同角度的影像,摄影机所撷取的影像储存于一内存中。当制作3D影像时,由内存中取出符合左右眼的视角的影像,再将该影像合成为3D影像。然而,该方法需要很大的内存空间来储存摄影机所撷取的影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生3D影像的方法。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产生立体影像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储存一背景影像;利用一摄影机撷取包含该背景影像以及一主体影像的一平面影像;根据该背景影像由该平面影像中取得该主体影像;根据该背景影像以及该主体影像描绘,以产生一第一视角的影像以及一第二视角的影像;以及根据该第一视角的影像以及该第二视角的影像合成一立体影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产生3D影像的第一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图2为背景影像、撷取影像以及主体影像的示意图。
图3为利用主体影像与背景影像描绘产生的不同视角的影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产生3D影像的第二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图5为背景影像、撷取影像、主体影像以及主体影像深度图的示意图。
图6为利用主体影像、背景影像以及主体影像深度图描绘产生的不同视角的影像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9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