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蒲儿根在修复矿山土壤及污泥的重金属铜污染中的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309124.7 | 申请日: | 200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熔;王琼瑶;徐小逊;李婷;吴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张世熔;王琼瑶;徐小逊;李婷;吴德勇 |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C02F1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明芳;吴彦峰 |
| 地址: | 611130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蒲儿根 修复 矿山 土壤 污泥 重金属 污染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植物蒲儿根在修复矿山土壤及污泥的重金属铜污染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铜既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又是环境污染的重金属元素。当土壤中铜浓度提高到某一阈值时,普通植物的生长发育受阻,严重的可造成植物死亡。铜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其污染物在介质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还可经食物链传递等途径最终将影响人类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利用重金属超富集植物(hyperaccumulator)进行植物修复是当今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具有投资少、效率高,且不造成二次污染等多种特性,在修复矿山土壤和污泥等环境的重金属污染中显示了极大的潜力。而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特别是多金属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富集植物或超积累植物大都以群落方式聚集于野外,主要在矿山区、成矿作用带、富含金属元素岩石风化而成土壤上。因此,对废弃的矿山或金属矿露头上自然生长的植物进行调查是寻找富集植物或超积累植物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已调查筛选出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主要包括小飞扬草、蜈蚣草、海州香薷、鸭跖草、酸模等多种超富集植物。尽管如此,已经找到的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植物的品种仍然有限;而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冶炼,以及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大量的重金属进入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与此同时,目前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品种资源更是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急待进一步研究和扩大可用资源。现阶段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重金属超量积累植物的寻找和对其富集机理的研究。而寻找重金属超量积累植物一件相当基础并且相当困难的工作。由于地球上植物资源相当丰富,要确定哪些植物是否对某些重金属具有相应的富集特性,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未必就能筛选出符合需要的植物品种。由于重金属超量积累植物往往生长缓慢、生物量低、区域性分布较强,其严格的适生性使成功引种受到严重限制,从而制约了植物修复的效率及应用。
蒲儿根(拉丁名为Sinosenecio oldhamianus)为菊科蒲儿根属植物,分布于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2400米至40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林缘、高山草甸或潮湿处,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其全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
发明内容
在长期的重金属污染修复的专项研究中,继发现秃疮花、野茼蒿、锦葵等富集植物之后,发明人再次发现一种植物对铜重金属具有富集特性抓蒲儿根(拉丁名为Sinoseneciooldhamianus)属菊科蒲儿根属植物,对矿山土壤及污泥等环境中的铜这种重金属具有显著的富集特性。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植物品种资源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植物品种蒲儿根在修复矿山土壤及污泥的重金属铜污染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蒲儿根在修复矿山土壤及污泥的重金属铜污染中的应用,将蒲儿根(Sinoseneciooldhamianus)种植于重金属铜污染的矿山土壤或污泥中即可。通过蒲儿根根系大量吸收污染矿山土壤及污泥中的Cu,并将其转移至茎和叶等地上部器官,从而实现除去矿山土壤及污泥中污染物重金属Cu的目的。
蒲儿根的生命力非常旺盛,易于成活,根系发达,可进行直接移栽或将种子直播生长;在自然条件下即可存活,在其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特殊管理。
待地上部分形成一定生物量时可进行定期收割,重金属Cu随着地上部分的收割被大量除去;其种子随风扩散能力强,自然繁殖生长快速,不需每年栽种,能有效降低污染矿山土壤及污泥中的铜重金属的含量,从而修复污染土壤及污泥。
本发明中的蒲儿根,为菊科蒲儿根属两年生草本植物(拉丁名为Sinoseneciooldhamianus),经试验研究,证明其主要对重金属铜具有富集特性。本发明充分利用了蒲儿根对重金属铜的富集特性,将其幼苗移栽或将其种子直播于被重金属铜污染的矿山土壤及污泥中,吸收累积矿山土壤及污泥中的重金属铜,并将其大部分转运到地上部分,降低矿山土壤和污泥中铜的含量,待地上部分形成一定生物量时,可留茬收割进行连续提取,从而达到减少污染土壤和污泥中铜含量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张世熔;王琼瑶;徐小逊;李婷;吴德勇,未经四川农业大学;张世熔;王琼瑶;徐小逊;李婷;吴德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9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流的雷达监控方法
- 下一篇:用于测量在电导体中流动的电流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