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电流控制隔离式转换器的方法及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9048.X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8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詹姆士·C·莫耶;姚凯卫;黎煜炘;张军明;路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徐宏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控制 隔离 转换器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隔离式电压转换器,用于为负载供电,包括:
初级侧电路,其包含初级侧开关和初级侧控制器;
次级侧电路,其包含次级侧开关和次级侧控制器,其中:
所述次级侧控制器,控制所述次级侧开关,在次级侧电流达到零值时继续保持导通,以使次级侧电流换向为负的尾电流而具有通路,并在所述尾电流达到尾电流峰值时,关断所述次级侧开关;同时,尾电流在所述初级侧电路耦合出一个负的初级侧耦合电流,通过初级侧控制器控制初级侧开关;并且
所述次级侧控制器,在负载加重时,使所述尾电流峰值增大,在负载减轻时,使所述尾电流峰值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侧电路进一步包含输出电容,其耦接于所述隔离式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地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初级侧开关并联第一电容,并且初级侧控制器在初级侧开关的漏极电压低于设定的初级侧参考触发电压时,将初级侧开关导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式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侧参考触发电压等于零或者接近为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式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当初级侧电流增大到初级侧电流参考峰值时,所述初级侧控制器将所述初级侧开关关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当次级侧电流增大到预设电流值时,次级侧控制器将次级侧开关导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当次级侧开关的源漏电压高于预设电压值时,次级侧控制器将次级侧开关导通。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离式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侧控制器检测所述初级侧耦合电流的峰值,并使所述初级侧电流参考峰值与所述初级侧耦合电流峰值同向变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侧控制器,在输出电压高于设定的上阈值时,将所述次级侧开关关断,并保持其关断状态,直到输出电压低于设定的下阈值为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电流峰值与所述次级侧开关的源极电压峰值同向变化。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侧开关并联第二电容。
12.如权利要求5或者8所述的隔离式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侧控制器包括:
初级侧参考电压发生器,用于接收所述初级侧耦合电流峰值,并基于所述初级侧耦合电流峰值输出与其同向变化的表征初级侧电流参考峰值的初级侧参考电压;
初级侧第一比较器,其反相输入端耦接所述初级侧参考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端,接收所述初级侧参考电压,其同相输入端接收所述初级侧电流的检测值;
初级侧第二比较器,其反相输入端接收所述初级侧开关的漏极电压,其同相输入端接收所述初级侧参考触发电压;以及
初级侧RS锁存器,其复位输入端耦接所述初级侧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其置位输入端耦接所述初级侧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其输出初级侧开关的门极控制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隔离式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侧控制器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参考电压发生器及门极驱动电路。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离式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侧控制器包括:
次级侧参考电压发生器,用于接收输出电压或电流并产生表征所述尾电流峰值的次级侧参考电压;
次级侧第一比较器,其反相输入端耦接所述次级侧参考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端,接收所述次级侧参考电压,其同相输入端耦接表征所述次级侧电流之负值的电压信号;
次级侧第二比较器,其反相输入端耦接次级侧参考触发电压,其同相输入端耦接所述次级侧开关的源极电压;
次级侧RS锁存器,其复位输入端耦接所述次级侧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其置位输入端耦接所述次级侧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其输出次级侧开关的门极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90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粉末金属零件上形成流体屏障并提高其耐磨性的方法
- 下一篇:无线电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