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锌降解水中亚硝基二甲胺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308858.3 | 申请日: | 2009-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6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林;韩莹;杨磊;沈吉敏;刘玥;翟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水中 硝基 二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最简单的双烷基亚硝胺,具有较高的水溶性,是亲水性物质,亨利定律常数较低,自然挥发和气提不能有效去除NDMA,因为亚硝基二甲胺辛醇比的log值为0.57,不易被生物富集和颗粒吸附而易通过土壤和沉积物进入地下水体,因此活性炭或其他疏水类吸附材料也不能有效地吸附NDMA。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不能有效去除亚硝基二甲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锌降解水中亚硝基二甲胺的方法。
本发明锌降解水中亚硝基二甲胺的方法如下:向pH值为7.0、亚硝基二甲胺初始浓度为100μg·L-1~3.7mg·L-1的水中投加锌粉,然后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以200r·min-1的转速避光搅拌,其中锌粉的投加量为10g·L-1~20g·L-1,避光搅拌时间为10h~14h。
本发明所采用的金属锌来源广泛,廉价易得,并且本发明方法采用锌对亚硝基二甲胺的去除率可达到98%。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不同投加量的锌粉降解亚硝基二甲胺的曲线对比图,图中代表投加量为2.5g·L-1的锌粉降解亚硝基二甲胺的曲线,代表投加量为5.0g·L-1的锌粉降解亚硝基二甲胺的曲线,代表投加量为10.0g·L-1的锌粉降解亚硝基二甲胺的曲线,代表投加量为20.0g·L-1的锌粉降解亚硝基二甲胺的曲线;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十四中不同金属降解亚硝基二甲胺的曲线对比图,图中代表铁粉降解亚硝基二甲胺的曲线,代表铝粉降解亚硝基二甲胺的曲线,代表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降解亚硝基二甲胺的曲线,代表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降解亚硝基二甲胺的曲线,代表铁粉降解亚硝基二甲胺的曲线,代表空白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锌降解水中亚硝基二甲胺的方法如下:向pH值为7.0、亚硝基二甲胺初始浓度为100μg·L-1~3.7mg·L-1的水中投加锌粉,然后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以200r·min-1的转速避光搅拌,其中锌粉的投加量为10g·L-1~20g·L-1,避光搅拌时间为10h~14h。
由图1可知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锌粉投量由2.5g·L-1增加到5.0g·L-1,反应14h后亚硝基二甲胺的去除率由12.09%增至24.65%,锌粉初始投量为10.0g·L-1时,亚硝基二甲胺的去除率有很大提高,反应14h可达99%以上,增大锌粉初始投量至20.0g·L-1,亚硝基二甲胺去除率和锌粉投量为10.0g·L-1时基本一致,锌粉投量越大,可供反应的活性位点越多,对于亚硝基二甲胺的去除效果就越好,但在亚硝基二甲胺初始浓度一定的情况下,所需的反应活性位点数量也是一定的,锌粉增加到一定量后,反应活性位点基本可以满足亚硝基二甲胺的降解,再增加锌粉投量,去除率不会有明显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锌粉的投加量为11g·L-1~19g·L-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锌粉的投加量为12g·L-1~18g·L-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锌粉的投加量为13g·L-1~17g·L-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锌粉的投加量为14g·L-1~16g·L-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锌粉的投加量为15g·L-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避光搅拌时间为11h~13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8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收粮功能的轴流滚筒式粉碎器
- 下一篇:一种无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