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308054.3 申请日: 2009-09-30
公开(公告)号: CN101791328A 公开(公告)日: 2010-08-04
发明(设计)人: 伦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481 分类号: A61K36/481;A61K9/00;A61P31/00
代理公司: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代理人: 刘英兰
地址: 301609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猪附红 细胞体 中药 口服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位特征。不同日龄的猪症状有所不同,母猪主要表现为生产性能下降;仔猪则表现为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表现为日增重下降,急性溶血贫血;公猪性欲减退,精子活力降低。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国流行普遍,凡养猪地区均有该病发生。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可导致猪机体抵抗力、免疫力降低,极易引起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临床常见的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发病的有猪瘟、猪链球菌病、猪水肿病、猪沙门氏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有的甚至几种病混合感染,给临床诊疗带来一定困难。若诊断不确切、治疗不当,死亡率较高。

现在国内外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大多采用抗生素、磺胺类、砷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症状虽有所缓解,猪皮肤的颜色恢复正常,恢复后仍然可以从体内检测出猪附红细胞体,再次传染给人或其他动物。目前我国还没有良好的药物来控制该病的发生,所以研制治疗该病的有效防治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配方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黄芪10-30份、党参10-30份、炒白术10-20份、茯苓5-15份、炙甘草5-20份。

配方中各种原料的较佳重量份数为:黄芪20份、党参20份、炒白术15份、茯苓10份、炙甘草10份。

制备步骤如下:按所述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按原料的总量比例1∶8加水,浸泡30min,并按照常规方法煎煮;第一次沸腾后文火煎煮40min,过滤;滤渣再加6倍量的水沸腾后文火煎煮30min;合并滤液,然后过滤,温度在40℃-50℃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加入浓度95%乙醇,使终浓度含醇量为80%,搅拌,静置24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入蒸馏后的水溶液,温度在40℃-50℃下将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20;最后,将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分装为200ml/瓶。组方原理及各原料药的功效:

黄芪:性微温,味甘,寒;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之功效。黄芪提取物为黄色粉未状物质,主要成份是:黄芪多糖、黄酮、胆碱、甜菜碱、氨基酸、蔗糖、葡萄糖醛酸及微量的叶酸。具有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抗体合成增强免疫力,具有解毒作用。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性状与党参类似,但分枝较少,仅根上端1~3cm部分有环纹,质稍软,断面裂隙少。味微酸。呈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0-35cm,直径0.4-2cm。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有的达全长的一半,栽培品环纹少或无;全体有纵皱纹及散在的横长皮孔,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质稍硬或略带韧性,断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皮部淡黄白色至淡棕色,木部淡黄色。有特殊香气,味微甜。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用于气虚不足,倦怠乏力,气急喘促,脾虚食少,面目浮肿,久泻脱肛。本品为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功能补脾益肺,效近人参而为较弱,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等。

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用于水湿停留、痰饮、水肿。用于表虚自汗。

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用于水肿,尿少,遗精,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茯苓具有免疫、利尿、镇静、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茯苓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的活动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

炙甘草:甘草根及根茎含甘草甜素为甘草酸的钾、钙盐。尚含甘草甙、甘草甙元、异甘草甙、异甘草元、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等。性平,味甘,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8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