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菲林片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7865.1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5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宋征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征武 |
主分类号: | G03F7/09 | 分类号: | G03F7/09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 捷 |
地址: | 350003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菲林片 及其 制造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运用在模具工作表面的加工,特别涉及一种菲林片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制版所用的胶片,被称为菲林片,用菲林片晒PS版即可上机,就相当于照片的 底片一样。在精度印刷时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目前,塑料制品要产生纹路表面,也就需 要在模具工作表面上形成纹路,模具工作表面纹路的产生,通常采用腐蚀模具的局部工作表 面,在模具工作表面上产生凹凸不平??即纹路,腐蚀模具的局部工作表面时会使用到具有防 腐蚀油墨纹路的菲林片,目前菲林片的构造为:一透明薄膜,在薄膜一侧面印有防腐蚀油墨 纹路。其使用方法是:在欲产生纹路的模具工作表面上贴菲林片,由于防腐蚀油墨纹路与金 属表面的粘力较防腐蚀油墨纹路与薄膜的粘力大,从而让防腐蚀油墨纹路即贴覆在模具工作 表面上,当用腐蚀液腐蚀模具工作表面时,粘有防腐蚀油墨纹路的表面不被腐蚀,而没有粘 有防腐蚀油墨纹路的表面即被腐蚀,在模具工作表面上即产生纹路,在注塑模具时塑料产品 表面就会有纹路产生。但上述流程中有个不足的是,当菲林片贴上模具表面时,如果位置不 对,此时菲林片上的防腐蚀油墨纹路就已经粘在了模具表面,无法改变,从而会造成后续工 作的无法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菲林片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该菲林片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有利于实现菲林片准确贴覆在模具工作表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注塑模具型腔工作面纹路腐蚀加工用的菲林片,包括透明薄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薄膜具有渗水微孔,其底侧设有水溶胶层,水溶胶层上印有防腐蚀油墨纹路。
本发明菲林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用透明薄膜;
2)在透明薄膜上加工渗水微孔;
3)在透明薄膜底侧面上涂覆水溶胶层,经丝网印刷,在水溶胶层上印上防腐蚀油墨纹 路。
本发明菲林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菲林片印有防腐蚀油墨纹路的一侧面贴在模 具被加工表面,调节好粘贴方位后向菲林片上表面洒水,使水通过渗水微孔渗透至下侧面使 水溶胶层溶化,此时防腐蚀油墨纹路即脱离透明薄膜印在模具工作面上。
本发明菲林片由于在防腐蚀油墨纹路与透明薄膜之间设有水溶胶层,防腐蚀油墨纹路与 透明薄膜的胶性较防腐蚀油墨纹路与模具表面的胶性大,所以在菲林片贴到模具表面时,即 使纹路方位不对,也可以再调整,待方向、位置调整好后再向菲林片上表面洒水,使水通过 渗水微孔渗透至下侧面使水溶胶层溶化,此时防腐蚀油墨纹路即脱离透明薄膜印在模具工作 面上,这样就保证了模具及其制造的塑料产品表面的纹路准确无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菲林片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菲林片使用状态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注塑模具型腔工作面纹路腐蚀加工用的菲林片,包括透明薄膜1,透明薄膜1 具有渗水微孔2,其底侧设有水溶胶层3,水溶胶层3上印有防腐蚀油墨纹路4。
本发明菲林片制造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用透明薄膜1;
2)在透明薄膜1上加工渗水微孔2;
3)在透明薄膜1底侧面上涂覆水溶胶层3,经丝网印刷,在水溶胶层3上印上防腐蚀油墨 纹路4。
本发明菲林片的使用方法,将菲林片印有防腐蚀油墨纹路4的一侧面贴在模具被加工表 面5,调节好粘贴方位后向菲林片上表面洒水,使水通过渗水微孔渗透至下侧面使水溶胶层 溶化,此时防腐蚀油墨纹路即脱离透明薄膜印在模具工作面上。
本发明菲林片由于在防腐蚀油墨纹路与透明薄膜之间设有水溶胶层,防腐蚀油墨纹路与透明 薄膜的胶性较防腐蚀油墨纹路与模具表面的胶性大,所以在菲林片贴到模具表面时,即使纹 路方位不对,也可以再调整,待方向、位置调整好后再向菲林片上表面洒水,使水通过渗水 微孔渗透至下侧面使水溶胶层溶化,此时防腐蚀油墨纹路即脱离透明薄膜印在模具工作面上 ,这样就保证了模具及其制造的塑料产品表面的纹路准确无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征武,未经宋征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7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液泵标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从硫泡沫中连续回收硫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