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肋形声学扩散体及包括该肋形声学扩散体的扩散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307789.4 | 申请日: | 200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0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吉东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声 扩散 包括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噪声污染的治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长空间中减少噪声污染的肋形声学扩散体及包括该肋形声学扩散体的扩散系统。
背景技术
长空间一般是指长度大于宽度和高度六倍的空间。目前,在长空间中,如地铁站、走廊及某些大型公共建筑的过渡空间等,由于其长度远大于宽度和高度,其声场不能用经典理论计算。在这类空间中噪声污染经常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地铁车站中广播系统的语言清晰度问题,低清晰度不仅会影响乘客的正常旅行,更重要的是,在紧急情况下对广播系统逃生信息的误解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减少噪声污染以及增加广播系统的语言清晰度,需增加沿长空间长度方向的声衰减,目前较常使用的方法是在长空间中布置吸声体,但是在长空间中吸声体的效率受其布置方式的影响很大,如果吸声体布置不当,反而会减少语言信号强度而造成广播系统清晰度的减少;有些情况下,由于防火或健康方面的要求,必须使用非纤维性吸声材料,故使吸声体在长空间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在许多长空间中,由于功能的特殊要求,例如表面硬度的要求,许多表面不允许加吸声材料。以上原因均使增加长空间的声衰减受到局限,从而使长空间中噪声污染问题难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在长空间中沿长空间长度方向声衰减小的问题和混响时间高使语言清晰度低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肋形声学扩散体及包括该肋形声学扩散体的扩散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肋形声学扩散体包括第一主肋、第二主肋、第三主肋、第四主肋、……、第N-1主肋和第N主肋,各主肋平行设置于同一平面内或同一曲面内。
本发明的一种包括N个上述肋形声学扩散体的扩散系统,它还包括N个扬声器,所述的N个扬声器为第一扬声器Y1,第二扬声器Y2, 第三扬声器Y3, ……,第N扬声器Yn,所述的N个肋形声学扩散体为第一肋形声学扩散体X1,第二肋形声学扩散体X2,……,第N肋形声学扩散体Xn,所述各扬声器均匀设置于长空间长度方向的侧墙M或天花板M上,所述各扬声器间距离d1为4~10m,所述各肋形声学扩散体均匀设置于所述各扬声器之间,所述各肋形声学扩散体的宽度d2为所述各扬声器间距离d1的1/2,所述各肋形声学扩散体的前表面面积为9~27m2,所述各肋形声学扩散体的前表面面积取决于长空间的截面积, 所述长空间截面积越大,所述肋形声学扩散体的前表面面积越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肋形声学扩散体及包括该肋形声学扩散体的扩散系统,本发明在有效的声音频率范围(100-4000Hz)内对入射到肋形声学扩散体表面的声音进行扩散,从而取得增加长空间沿长度方向的声衰减,进而降低长空间内的总体噪声(包括单声源及多声源的情况),以及减少多扬声器广播系统中各扬声器之间的互相干扰。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1)本肋形声学扩散体在所述扩散系统中在100~4000 Hz的声音频率范围内在6米的声源/接收点距离上提供至少2-4dB的额外降噪量,而在40米之外则有4-6 dB的额外降噪量;2)本肋形声学扩散体在所述扩散系统中有效地降低了混响时间(约一倍),从而有效地增加了语言清晰度。3)本肋形声学扩散体在所述扩散系统中在长空间内在有吸声及少吸声的情况下都适用,所述肋形声学扩散体的降噪效果在少吸声的情况下相对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肋形声学扩散体的平面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的 A向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肋形声学扩散体的曲面结构主视图,图4为图3的 B向视图,图5为图3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3中I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4中II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扩散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7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肋形声学扩散体包括第一主肋(1)、第二主肋(2)、第三主肋(3)、第四主肋(4)、……、第N-1主肋(N-1)和第N主肋(N),各主肋平行设置于同一平面内或同一曲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77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电路
- 下一篇:单相两级式光伏逆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