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柔性磁力载体产生立体图案的喷涂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307724.X | 申请日: | 200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9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田富国;邵振城;俞勇;田喜迎;曲辉德;安新利;李龙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 |
| 主分类号: | B05D5/06 | 分类号: | B05D5/06;B05D1/38;B05D3/02;C09D5/23;C09D7/12 |
| 代理公司: | 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22 | 代理人: | 聂磊 |
| 地址: | 26604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柔性 磁力 载体 产生 立体 图案 喷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漆喷涂方法,具体是采用柔性磁力载体产生立体图案效果的油漆喷涂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车身的个性化、高装饰性的要求,生产厂家为了体现个性化,往往采用喷涂彩条和彩色图案的方法,但该方法仅能产生平面效果。
如想喷涂出立体效果的图案和文字,往往通过喷涂磁性涂料、采用磁铁或电磁铁外加磁场诱发图案。但其清晰度和美观程度差,生产效率极低,难以随着工件的形状随意弯曲和雕刻,更不能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而且极易仿冒,不能成为标志性特有图案。
在专利文献中,立体涂料及与该项技术有关的研制开发方面,利用铁质磁性材料填加到涂料中制成磁性涂料的技术已经有相关报道。同时利用诱发图案效应的磁性材料,通过磁力影响而产生简单图案的技术在相关文献中也有体现。在日本关西实验室有进行立体图案喷涂的试验样件,其成像诱发采用永磁材料,模型制作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柔性磁力载体,该载体易于加工制作模型,并基于这种诱发材料产生立体图案的喷涂方法。本发明利用柔性磁性载体的诱导效应,使立体涂料中的普通铁氧体和不含SmCo类的NdFeB(铷铁硼)复合体材料产生立体图案。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柔性磁力载体产生立体图案的喷涂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采用一种柔性磁力载体制作成所需立体模型,以柔性磁力载体作为作为诱发体,所述的柔性磁力载体采用硅橡胶和PPS(聚苯硫醚树脂)为基体,在磁力强度450-520高斯情况下,复合添加7-8%的磁性涂料;
(2)将步骤(1)制作的模型粘贴到被喷物内表面;
(3)采用立体涂料磁力载体,将经过步骤(2)的被喷物外表面喷涂立体涂料底色金属漆;
(4)喷涂金属底色漆的被喷物自然晾干后外表面喷涂罩光漆,之后再烘干。
步骤(3)所述的底色漆为立体金属底色漆。
步骤(3所述的磁力载体为立体涂料磁力载体,以普通铁氧体的NdFeB(铷铁硼)复合体或其它磁力材料为立体涂料磁力载体。上述步骤(4)中自然晾干时间为5-10分钟;烘干温度70-80℃,时间60-80分钟。
如图1,本发明的诱发原理图。利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材料呈现光学各向异性,使通过这种材料的光波的偏振态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磁光效应,磁光效应的本质是在外加磁场和光波的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极化过程,具有独特的光学效果。
本发明产生的技术效果是:
该发明打破了国内传统汽车涂装的平面喷涂技术,同时通过对立体图案的研究,并将该研究由研究型向生产领域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提高汽车驾驶室的装饰性能有积极的意义,为立体图案喷涂提供一种成像技术,并基于此项成像技术开发的一种喷涂工艺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诱发原理图。
图2为实施例1喷涂的示意图。
各符号说明:
1-柔性磁力载体模型 2-被喷物 3-金属底色漆 4-罩光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的利用柔性磁力载体产生立体图案的喷涂方法:采用柔性磁力载体制作柔性磁力载体模型、将柔性磁力载体模型粘贴在被喷物内表面、被喷物外表面喷涂立体涂料底色金属漆、晾干、喷涂罩光漆、烘干。
如图2所示,利用柔性磁力材料后制作柔性磁力载体模型1,并粘贴在被喷物2内表面,然后在被喷物2外表面上喷涂立体金属底色漆3,晾干后喷涂罩光漆4后再烘干。
具体步骤为:
(1)采用柔性磁力载体,其成分为硅橡胶和PPS为基体,磁力要求磁力强度480高斯、磁力涂料的复合磁粉添加量在7-8%;将柔性磁力载体制作成所需立体模型,如“解放”标志立体模型;
(2)将步骤(1)制作的模型粘贴到被喷物内表面;
(3)经过步骤(2)的被喷物喷涂立体涂料底色金属漆;该立体涂料底色金属漆选用磁力材料为立体涂料磁力载体;
(4)喷涂金属底色漆的被喷物自然晾干5-10分钟后喷涂罩光漆,完成后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80℃,时间60-8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未经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7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