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式共轴磁弹性传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307555.X | 申请日: | 200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0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敏;周勇;陈磊;雷冲;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H11/02 | 分类号: | G01H1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式共轴磁 弹性 传感器 | ||
1.一种非接触式共轴磁弹性传感器,包括:激励线圈、接收线圈和软磁带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PVC管、第二PVC管、第三PVC管、偏置线圈,其中:第一PVC管同轴地套接于第二PVC管的外部,第二PVC管同轴地套接于第三PVC管的外部,第一PVC管、第二PVC管和第三PVC管顶端对齐,偏置线圈单层缠绕于第一PVC管外表面,激励线圈单层缠绕于第二PVC管外表面,接收线圈单层缠绕于第三PVC管外表面,软磁带材设置于第三PVC管内部;
所述的偏置线圈与激励线圈的匝数相同,为30匝~50匝;
所述的接收线圈包括: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第一子线圈与第二子线圈反向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共轴磁弹性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子线圈与第二子线圈匝数相同,为150匝~250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共轴磁弹性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软磁带材的材料为非晶Fe基金属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共轴磁弹性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激励线圈的激励信号为正弦脉冲信号或方波脉冲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共轴磁弹性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PVC管的内径为100mm~1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共轴磁弹性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PVC管的内径为75mm~8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共轴磁弹性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三PVC管的内径为22mm~4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共轴磁弹性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PVC管、第二PVC管和第三PVC管长度相同,为54mm~7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755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