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6565.1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9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佘永新;史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F220/34 | 分类号: | C08F220/34;C08F220/28;C08F2/44;C08J9/26;B01J20/285;B01J20/30;B01J20/28;B01J1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磺隆 分子 印迹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氯磺隆(Chlorsulfuron,CS)是一种高效、广谱、高选择性的除草剂,目前,广泛用于大豆、玉米等油料作物。这种除草剂一般其使用剂量小,但由于其属于长残效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微量残留会对许多敏感后茬作物造成药害,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由于其残留浓度低,前处理繁琐和基体干扰大,严重限制了常规快速检测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对样品中氯磺隆残留的有效检测,另外,这些方法常用的吸附剂选择性较差,在富集分析物的同时,大量基体和干扰物质也被富集,导致洗脱液中仍含有基体和杂质,干扰最后的色谱分析。
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是一种具有较强分子识别能力的新型高分子仿生材料,非常适合作为吸附剂的填料,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多采用本体聚合法,但是此制备方法得到的颗粒不规则,严重影响了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选择性,其合成的聚合物只能特异性吸附一种物质,不能同时吸附同类多种物质,而实际应用中磺酰脲类农药多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颗粒不规则和只能吸附一种物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将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与氯磺隆按照4∶1的摩尔比溶于溶剂中,然后在震荡频率为110Hz的条件下震荡5h,再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后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在超声频率为40KHz、超声功率为150W条件下超声处理5min,再充入氮气除氧,然后密封;二、将密封后的混合物在60℃恒温水浴中加热24h,然后冷却,以5000g的离心力离心10min,然后弃去上清液,再将得到的沉淀物在室温的条件下自然干燥;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沉淀物用体积浓度为10%的乙酸甲醇溶液洗涤,至洗液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不到氯磺隆,停止洗涤,再用甲醇洗涤5h,然后在室温的条件下自然干燥,即得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其中步骤一中氯磺隆物质的量与溶剂的体积比为1mmol∶200mL;步骤一中交联剂与氯磺隆的摩尔比为4∶1;步骤一中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和交联剂的总质量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50∶1;步骤一中所述的溶剂为乙腈,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的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本发明将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作为SPE柱的填料,用于检测痕量的氯磺隆除草剂、噻吩磺隆除草剂及单嘧磺隆除草剂。
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颗粒形状规则,大小均一,没有团聚现象,增加了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比表面积,从而提高了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吸附性,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表面结构中的孔穴有利于氯磺隆等多种磺酰尿类除草剂的富集,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可以同时吸附氯磺隆、单嘧磺隆和噻吩磺隆,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作为MIP-SPE柱,氯磺隆的平均回收率为98%,噻吩磺隆的平均回收率为75%,单嘧磺隆的平均回收率为66%,三种物质的回收率均为6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一所得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放大5000倍的扫描电镜显微照片;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一所得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单个微球放大20000倍的扫描电镜显微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将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与氯磺隆按照4∶1的摩尔比溶于溶剂中,然后在震荡频率为110Hz的条件下震荡5h,再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后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在超声频率为40KHz、超声功率为150W条件下超声处理5min,再充入氮气除氧,然后密封;二、将密封后的混合物在60℃恒温水浴中加热24h,然后冷却,以5000g的离心力离心10min,然后弃去上清液,再将得到的沉淀物在室温的条件下自然干燥;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沉淀物用体积浓度为10%的乙酸甲醇溶液洗涤,至洗液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不到氯磺隆,停止洗涤,再用甲醇洗涤5h,然后在室温的条件下自然干燥,即得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其中步骤一中氯磺隆物质的量与溶剂的体积比为1mmol∶200mL;步骤一中交联剂与氯磺隆的摩尔比为4∶1;步骤一中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和交联剂的总质量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5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65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