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种野猪的培育方法及配套饲养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6334.0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0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袁书林;于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书林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K67/027;A23K1/18;A23K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3 江苏省淮安市高教***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种 野猪 培育 方法 配套 饲养 技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淮猪和野猪血统的特种野猪的培育方法及配套饲养技术,属于畜牧工业化生产领域。采用该方法,可培育出含50%野猪血统、50%淮猪血统的特种野猪及含75%野猪血统、25%淮猪血统的特种野猪,同时,结合无公害饲料及中草药添加剂的饲用,所生产的无公害优质特种野猪肉产品可供直接烹调食用或深加工食用。
背景技术
野猪在动物分类学上属偶蹄目,猪科,猪属,是家猪的祖先。世界上的野猪分为欧洲野猪和亚洲野猪,野猪的染色体数(2n)在36~38之间,彼此间没有繁殖障碍。我国主要有华南野猪、台湾野猪、华北野猪、东北白胸野猪和矮野猪等亚种分布,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遗传资源。鉴于野猪生态、生存空间日渐减少,现存数量不足以满足人们对野味的需求,加之野猪某些特殊性状和特征,促发了人们对野猪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兴趣。
野猪肉风味独特,瘦肉率高,特别是野猪与家猪的杂交后代的肉质更是肉味鲜美,既不同于家猪脂肪含量过高、肉质肥厚、口感差的特点,也少有纯野猪的肉质粗糙、皮厚、土腥味重的缺点。野猪及与家猪的杂交后代的肉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但在同样体重时,野猪的瘦肉多,比家猪高6个~8个百分点,胴体瘦肉率最高可达85%,板油少,背膘薄,是一种较高质量的动物蛋白。而且,野猪肉及与家猪的杂交后代的肉剪切力小,只有家猪的50%~67%,比家猪肉嫩,同时又有一定野味,口感很好。
野猪与家猪的杂交后代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且其中必需脂肪酸枛亚油酸的含量是家猪的2倍~3倍。据医学研究证明,亚油酸是目前最重要的人体必需脂肪酸,所以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野猪肉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育,具有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硬化疾病的作用,是一种新型绿色保健食品。
野猪的皮肤较厚,制成的皮革坚硬耐用;毛具有独特的毛色,而且鬃毛长而坚挺,是制作毛刷的上好原料;骨既可加工制骨粉,也可利用野猪骨骼制成营养保健酒类、饮料类;同时对野猪的开发利用也可减少其糟蹋庄稼、危害幼林、袭击人类等有害影响。
现代家猪疾病种类繁多,仔猪腹泻、猪瘟、蓝耳病、猪流感等极大的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而野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强,成年野猪极少患病,因此对野猪的抗病机理进行研究并通过杂交繁育改善猪的抗病能力,对现代养猪业健康发展也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淮猪是我国古老的华北型猪种,是黄淮海黑猪的一个主要类群,主要分布于苏北、鲁南、豫东和皖北等地。淮猪被毛黑色,体形紧凑,四肢粗,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成熟早、产仔率高、杂交优势明显等优点,是我国新淮猪的培育亲本,也是培育其它猪种的良好素材,在中国猪系中属多产品系。
淮猪的特点是繁殖性能好、性成熟早,母猪初情期平均为77.3d,体重13kg~16kg,发情周期平均为23.4d,发情持续期2d~5d,母猪乳头数7~10对。公猪配种年龄为6月龄,母猪配种年龄为6月龄~8月龄,母猪妊娠期113.5d,仔猪初生均重0.81kg。45d断奶平均体重8.32kg,窝重101.7kg;淮猪肥育性能好,6月龄屠宰,屠宰率达67.8%,日增重327g,胴体瘦肉率44.46%,料重比为3.34。8月龄屠宰体重可达80kg,屠宰率70%~72%,平均日增重387g,胴体瘦肉率42%,料重比为3.66。
淮猪肉质好,肉色鲜红,肌纤维紧密,肌内脂肪高。据1984年史料记载,对8头210日龄、体重78kg~82kg的育肥淮猪进行肉质测定,肌内粗脂肪11.71%,蛋白质22.78%,水分64.24%。2006年8月1日,选择2006年5月中旬出生、体重相近的长淮、大淮和2006年4月中旬出生、体重相近的纯种淮猪,共3个组合,每组4头,前两个杂交组合试验期100d,淮猪的试验期140d。屠宰测定结果表明,3组猪的肉质性状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肉质优良,未发现有PSE或DFD等劣质肉。最新试验结果表明,淮猪在24kg~77kg体重阶段,日增重约380g,料重比4.54,胴体瘦肉率45%,6肋~7肋背膘厚3.8cm,肉色鲜红,肌内脂肪4.85%,系水力62.16%,肉质优良。此外,淮猪生命力强,耐粗饲、抗寒,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书林,未经袁书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6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麦虫产业化生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半地下荫棚栽培平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