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付费IC卡电能表的校验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6233.3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0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良璋;沈微强;王存礼;梁文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5/00 | 分类号: | G07F15/00;G01R3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宝堂;黄 娟 |
地址: | 310011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付 ic 电能表 校验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预付费IC卡电能表的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插拔卡机构和与自动插拔卡机构相连的写卡计算机,所述的自动插拔卡机构包括底座,在底座上固定有电路板,在电路板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凸轮相连,所述的凸轮连接有滑杆,所述的滑杆在所述的导套内滑动,所述的导套固定在电路板上,所述的滑杆与电能表内的卡槽相接,所述的电路板上集成有单片机控制器和IC卡模块,所述的单片机控制器通过通信接口与写卡计算机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付费IC卡电能表的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电路板上,所述的电机座通过螺钉固定在电路板上,在电机座上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滑杆相连,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电机座上,复位弹簧位于凸轮的两侧,凸轮的端部抵接有滑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付费IC卡电能表的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套为长条形,在导套的中心设有与滑杆相配合的导轨,所述的导套通过浇灌的环氧树脂胶固定在电路板上的相应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付费IC卡电能表的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的上盖和下盖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电路板位于上盖和下盖之间,在所述的底座的一侧设有与底座扣接的安装保护盖,所述的底座和安装保护盖构成一个盒体,所述的电路板位于盒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付费IC卡电能表的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的上盖和下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电路板位于上盖和下盖之间,在所述的底座的一侧设有与底座扣接的安装保护盖,所述的底座和安装保护盖构成一个盒体,所述的电路板位于盒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付费IC卡电能表的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控制器内包括有写卡触发模块、与写卡触发模块通过通信总线连接的卡表动作实现的控制模块和卡表动作实现的执行模块,所述的写卡触发模块通过通信总线连接有写卡计算机内的写卡模块,同时写卡触发模块与电路板上的IC卡模块相连,写卡触发模块触发电表上的IC卡模块读入数据;所述的卡表动作实现的控制模块接收写卡触发模块和执行模块传递的信息,并同时将相应的指令传输给卡表动作的执行模块,所述的卡表动作的执行模块通过端口总线与控制模块相连并与电机相连控制电机运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付费IC卡电能表的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控制器内包括有写卡触发模块、与写卡触发模块通过通信总线连接的卡表动作实现的控制模块和卡表动作实现的执行模块,所述的写卡触发模块通过通信总线连接有写卡计算机内的写卡模块,同时写卡触发模块与电路板上的IC卡模块相连,写卡触发模块触发电表上的IC卡模块读入数据;所述的卡表动作实现的控制模块接收写卡触发模块和执行模块传递的信息,并同时将相应的指令传输给卡表动作的执行模块,所述的卡表动作的执行模块通过端口总线与控制模块相连并与电机相连控制电机运转。
8.一种预付费IC卡电能表的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开启工作电源,根据要测试的具体功能由写卡计算机内的写卡模块通过通讯口向电路板上的IC卡模块写入指定数据;写入数据结束后,写卡触发模块进行读卡,然后将信息发送给单片机内的卡表动作的控制模块,卡表动作的控制模块接收到控制信息后控制卡表动作的执行模块驱动电机转动,电机转动实现插卡动作,插入电能表内的IC卡将写入的IC卡数据转移到电能表上,电能表根据IC卡的内容进行相应动作,完成读表过程后,卡表动作的控制模块控制卡表动作的执行模块驱动电机再次转动,模拟IC卡的拔出状态,完成对电能表的读卡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62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庭污水循环使用装置
- 下一篇:雨水净化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