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IP网络与集群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6200.9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5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先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永斌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ip 网络 集群 管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融合IP网络与集群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IP网络,网络中各设备及子网中各设备具有IP地址;
集群网络,除命令交换机外,网络中其它设备不具有IP地址;
IP网络拓扑信息管理组件,用于接收IP网络中各设备、集群网络中的命令交换机的包括各自IP地址在内的信息,并输出上述设备与子网的拓扑关系信息到融合网络拓扑展现组件:所述IP网络拓扑信息管理组件用于接收命令交换机的信息,将与命令交换机同一集群网络中各成员设备和该命令交换机组成同一子网,将IP网络中各IP设备直连组成同一个子网;并向融合网络拓扑展现组件输出该两类子网的拓扑关系信息;
集群网络拓扑信息管理组件,用于接收其命令交换机的信息,并输出该集群网络中各成员设备的信息以及集群网络各成员设备之间物理拓扑关系信息到IP网络拓扑信息管理组件;
和融合网络拓扑展现组件,收集来自于IP网络拓扑信息管理组件输出的拓扑关系信息,展现各集群网络中所有设备所在子网与IP网络中各IP设备直连组成的子网融合后的拓扑结构;
IP网络与集群网络具有网络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融合IP网络与集群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网络拓扑展现组件根据接收的信息,输出系统融合后的网络拓扑关系信息,展现网络拓扑关系图。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融合IP网络与集群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P网络拓扑管理组件、集群网络拓扑管理组件、融合网络拓扑展现组件的部署结构为如下两者之一:
第一种是分布式部署结构, IP网络拓扑管理组件、集群网络拓扑管理组件、融合网络拓扑展现组件分别部署在独立的服务器上,各个组件之间采用进程间网络通信协议交换信息,IP网络拓扑管理组件、集群网络拓扑管理组件通过SNMP协议访问网络中的网络设备,获取设备相关信息;
第二种是集中式部署结构,IP网络拓扑管理组件、集群网络拓扑管理组件、融合网络拓扑展现组件集中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各个组件之间采用进程间通信协议交换信息,IP网络拓扑管理组件、集群网络拓扑管理组件通过SNMP协议访问网络中的网络设备,获取设备相关信息。
4.一种融合IP网络与集群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发现包括集群网络中命令交换机在内以及IP网络中具有IP地址的设备,然后通知开始获取集群网络各成员设备的信息;
b.发现获取的集群网络各成员设备的信息;
c.根据集群网络各成员设备的信息,得出集群网络各成员设备与IP网络子网的归属关系,其中每个集群网络中各成员设备与该集群网络的命令交换机属于同一个子网,IP网络中各IP设备直连后组成同一个子网,得到集群网络与IP网络的融合信息;
d.根据步骤c得到的集群网络与IP网络的融合信息,展现两者融合后的网络拓扑关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融合IP网络与集群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通过IP网络拓扑信息管理组件按如下方法进行:
IP网络拓扑管理组件发现包括集群网络的命令交换机在内的所有可以通过IP地址访问的设备,并得出各具有IP地址的设备与子网的拓扑关系,然后通知开始获取集群网络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融合IP网络与集群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具体方法是:
al.由用户指定网络中部分设备的IP地址,把这些IP地址添加到待访问的队列;
a2.通过SNMP协议访问待访问队列中的IP地址,获取设备的基本信息;
a3.通过SNMP协议读取步骤a2中发现的设备的arp表以及路由表中的信息,从而获取网络中其它设备的IP地址,如果所有IP地址都已经访问过了,则退出,否则把这些IP地址添加到待访问队列,重复步骤a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62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