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矩形四足直线超声电机振子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6064.3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6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山;刘英想;石胜君;刘军考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4 | 分类号: | H02N2/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 直线 超声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超声电机振子,具体涉及一种直线超声电机振子。
背景技术
压电超声电机是一种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在弹性体中激励出超声频段内的 振动,在弹性体表面特定点或特定区域形成具有特定轨迹的质点运动,进而通过定子、转 子之间的摩擦耦合将质点的微观运动转换成转子的宏观运动,具有低速大转矩、无需变速 机构、无电磁干扰、响应速度快和断电自锁等优点,作为一种压电驱动器有着十分广泛的 应用。
出于激励原理的简单性和理论分析方法的简便性,目前压电超声电机大多采用金属弹 性体粘贴压电陶瓷薄片的方式进行激励,由于受压电陶瓷的d31模式机电耦合效率和陶瓷 材料抗拉强度低,以及胶层的强度和疲劳寿命等的限制,这样的激励方式使得超声电机的 机械输出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采用金属弹性体粘贴压电陶瓷薄片的方式进行激励的超声电机的定子 存在的机械输出能力受制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矩形四足直线超声电机振子。
矩形四足直线超声电机振子,它由四个前端盖、八对压电陶瓷片、四个法兰、四个预 紧螺柱、绝缘套和八对电极片组成;四个前端盖的结构和形状均相同;所述前端盖由水平 变幅杆、竖直变幅杆和一个驱动足组成,水平变幅杆和竖直变幅杆均为截面为矩形并逐渐 变细的四棱柱体,即所述的四棱柱体的一个侧面为弧面,另外三个侧面为平面;水平变幅 杆和竖直变幅杆的大端面端的端面中心处均有一个带内螺纹的盲孔,所述驱动足为长方 体,驱动足的底端面与水平变幅杆的小端面端的端面相连接,竖直变幅杆小端面端的端面 与驱动足的一个侧面相连接,所述水平变幅杆和竖直变幅杆正交布置;水平变幅杆、竖直 变幅杆和驱动足为一体件;所述预紧螺柱的中间为方形截面轴段,预紧螺柱两端为旋向相 反的螺纹;所述法兰中心处设置有方形孔,预紧螺柱的方形截面轴段穿过法兰中心处的方 形孔达到过盈配合,所述四个预紧螺柱中的两个用于连接水平变幅杆,另外两个预紧螺柱 用于连接竖直变幅杆;所述每个用于连接水平变幅杆的预紧螺柱两端的螺纹与相邻两个水 平变幅杆的大端面端的盲孔螺纹啮合,所述相邻两个水平变幅杆大端面端的盲孔的螺纹旋 向相反,在法兰和每个水平变幅杆之间的螺柱上都套有一对压电陶瓷片;所述每个用于连 接竖直变幅杆的预紧螺柱两端的螺纹与相邻两个竖直变幅杆的大端面端的盲孔螺纹啮合, 所述相邻两个竖直变幅杆大端面端的盲孔的螺纹旋向相反,在法兰和每个竖直变幅杆之间 的预紧螺柱上都套有一对压电陶瓷片;在水平变幅杆和压电陶瓷片之间、一对压电陶瓷片 之间以及竖直变幅杆和压电陶瓷片之间分别固定有电极片;在所述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和 预紧螺柱之间固定有绝缘套。
本发明的矩形四足直线超声电机振子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灵活、机电耦合效率高、 可实现大力矩输出、性能稳定、易于控制、可系列化生产的优点。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矩形四足直线超声电机振子中的压电陶瓷元件采用夹心结构, 采用压电陶瓷高机电耦合效率的d33模式工作,解决了粘贴压电陶瓷片式压电超声电机机 电耦合效率低、机械输出能力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沿厚度方向极化的压电陶瓷片(2) 实现换能器的两个振动模态的激励,通过调整结构参数,实现振子两个振动模态特征频率 的一致;变幅杆采用变截面设计起到振动能量的聚敛作用,可提高驱动足表面质点的振幅 和振速,使得电机性能得到提高。本发明的矩形四足直线超声电机振子中的压电陶瓷片采 用幅值相等、频率为换能器自身谐振频率、相位差为+90°的交流电压信号激励,驱动信 号施加如图5所示,前端盖1相邻的所有电极片6与驱动电源的公共端V0连接,每对陶 瓷片2中间的电极片6分别与驱动信号V1和V2连接,利用压电陶瓷片的纵向振动在振子 中激励出两个振动模态,所述两个振动模态如图6和图7所示,两个振动模态叠加在四个 驱动足表面质点产生椭圆运动轨迹,动子为矩形,并且动子两个平行的内侧面分别和驱动 足接触时,通过驱动足和动子之间的摩擦耦合实现动子的宏观运动输出。如果调整两路激 励信号的相位差为-90°,可以实现反向驱动。四个驱动足同时参与驱动,可以成倍提高 电机的机械输出能力,并且该振子充分利用了振动产生了能量,可提高输出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60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上浮床
- 下一篇:谐波减速电动自行车谐波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