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两相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5747.7 | 申请日: | 200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0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潘中来;怀永建;邓佳闽;李仁贵;王璐;邓正华;索继栓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科来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0 | 分类号: | H01M10/40;H01M10/38;C08J5/22;C08L29/04;C08L3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武森涛 |
地址: | 610200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两相 聚合物 电解 质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两相聚合物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它是以水为反应介质,聚乙烯醇与极性单体聚合得到聚合物胶体乳液,聚合物胶体乳液涂覆在基带上,干燥后剥离得到两相聚合物膜,浸渍在电解液中活化即得,其中,所述极性单体是主极性单体或主极性单体与辅助极性单体的混合;
所述聚合反应物原料重量配比为:聚乙烯醇100份、主极性单体50~300份,引发剂0.1~5份;其中聚乙烯醇聚合度1700~2400之间,水解度50~99之间;所述主极性单体是指结构式为:CH2=CR1R2的单体,其中,R1=-H或-CH3;R2=-COO-(CH2-CH2-O)m-CH3,m=1~23;主极性单体为上述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相聚合物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聚合反应体系中还加入不超过50重量份的辅助极性单体,辅助极性单体结构式为:CH2=CR1R3,其中,R1=-H或-CH3;R3=-CN、-COOCH2CH3、-COOCH2CH2CH2CH3、-COOLi、-CH2COOLi、-COO(CH2)6SO3Li或-CONH-C(CH3)2-CH2-SO3Li;辅助极性单体为上述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两相聚合物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脒或它们与Na2SO3或FeSO4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4.一种制备两相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聚乙烯醇加水,反应器加热搅拌直到完全溶解;
b、然后将反应器温度恒定到30~90℃,将极性单体加入反应器中,加入引发剂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胶体乳液;所述极性单体是主极性单体或主极性单体与辅助极性单体的混合;
c、b步骤制得的聚合物胶体乳液涂覆在基带上,干燥后剥离得到两相聚合物膜;
d、上述c步骤所得的两相聚合物膜在60~120℃真空干燥后浸渍到电解质溶液中活化,得到两相聚合物电解质膜;
其中,聚合反应物原料重量配比为:聚乙烯醇100份、主极性单体50~300份,引发剂0.1~5份;所述主极性单体是指结构式为:CH2=CR1R2的单体,其中,R1=-H或-CH3;R2=-COO-(CH2-CH2-O)m-CH3,m=1~23;主极性单体为上述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相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反应原料中还加入不超过50重量份的辅助极性单体,辅助极性单体结构式为:CH2=CR1R3,其中,R1=-H或-CH3;R3=-CN、-COOCH2CH3、-COOCH2CH2CH2CH3、-COOLi、-CH2COOLi、-COO(CH2)6SO3Li或-CONH-C(CH3)2-CH2-SO3Li;辅助极性单体为上述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科来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科来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57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