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抄表系统通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5134.3 | 申请日: | 200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0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琦;井实;陈勇;张昌华;刘群英;刘霞;易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10054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系统 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面向电能集中抄表的复合式通信模块。
背景技术
“一户一表,集中抄表,银行联网”已成为电能计量计费信息化的长期发展目标,这就决定了抄表系统的两个基本特点:系统数据采集点多,采集点具有分散性,数据量大;系统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通信网络。从常见的自动抄表系统构成可以看出,网络通信对数据的可靠、快速传输起到关键作用。可采用的通信方式有多种,红外抄表只适合于短距离人工手持抄表。小功率无线电波、RS-485总线的通信距离较近,适用于居民小区和楼宇的集中抄表,用于底层数据采集。电话交换网、大功率无线电波、低压电力线载波、以太网、GSM/GPRS通信网的通信距离相对较远,可以作为上层的数据传输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多种自动抄表方式结合起来,构成一种复合式自动抄表方式。
近年来,国内外都出现了相关产品。但目前所出现的产品,在系统中装置的设计上多采用单一的网络方式,一旦出现通信通道故障,就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另外这些装置的通信采用大量分离模块,也会使得系统抗干扰性较差,影响计量的精准性。分离模块构成的系统体积也较大,影响安装与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远程抄表系统通信模式单一,可靠性低的缺点,提供一种高度集成、具有多种通信方式的复合式通信装置。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远程抄表系统通信装置,包括FPGA芯片和外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FPGA芯片片内集成有片上CPU控制系统及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RS-232模块、RS-485模块、MAC模块、无线收发模块、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模块;
所述RS-232模块,用于向外接的RS-232设备提供通信接口,包括提供与抄表系统的数据采集器或者集中器的接口、电话网MODEM接口、外部GPRS模块接口;
所述RS-485模块,提供485总线标准信号,用于实现抄表系统中485总线上的通信应用;
所述MAC模块,提供TCP/IP协议中数据链路层的功能,配合片上CPU控制系统中的TCP/IP协议栈,提供以太网通信功能;
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实现摩斯编码,提供无线电报文的发送和接收;
所述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模块,一是用于调制,将数据调制在一定频率的载波上,通过电力通道发送出去;二是用于解调,对电力通道传送来的数据进行解析和接收;
所述功能模块通过FPGA内部总线与片上CPU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MAC模块与以太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模块通过变换器与电力网络连接,所述变换器用于信号耦合并隔离电力网络;
具体的,所述片上CPU控制系统包括CPU软核、用户配置寄存器、电源时钟管理模块、存储控制模块、DMA控制模块和外设总线桥;
所述CPU软核为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用于控制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流,并且通过应用软件实现数据标准化处理;
所述用户配置寄存器,用于配置CPU软核的工作模式、传输速率;
所述电源时钟管理模块,用于对外围晶振提供的频率倍频或者分频,为系统各个模块提供所需的频率信号;
所述存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随机存储器的读写操作;
所述DMA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控制间批量数据的传输,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和吞吐量;
所述外设总线桥,用于提供片上CPU控制系统内部总线到FPGA内部总线的连接;
具体的,所述FPGA芯片采用美国ALTERA公司的EP2C70F672C6芯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集成了多种通信方式,不仅包括了电力线载波传输、无线远程数据接收发送、以太网等通信手段,并且将这些模块的数字逻辑功能集成在一片FPGA中完成,通过外围的数模转换电路和接口电路,为现有的远程抄表系统提供灵活的数据通信手段。本发明具有外围电路简单、成本低、数据传输迅速可靠的特点。可以满足各种环境下对电表计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无线收发模块结构图;
图3是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模块的调制部分框图;
图4是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模块的解调部分框图;
图5是RS-485总线模块结构框图;
图6是MAC模块结构框图;
图7是上层软件构架示意图;
图8是系统软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5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压铝芯分割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载波无线中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