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传输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305017.7 | 申请日: | 200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0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谢博全;白育彰;许寿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00 | 分类号: | H05K1/00;H05K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传输技术在通信、网络等领域的应用,电子产品之间的数据传输逐渐摆脱了连接线缆的束缚,无线传输设备以其高传输速率、高移动性等优点占据了市场优势。无线传输技术是将信号发射端的传输信号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形成射频信号(高频电磁波),射频信号可在空气中传播而到达信号接收端,信号接收端通过对射频信号进行反调制将其还原成信号源的传输信号,即实现了信号发射端与信号接收端的无线传输,因此信号终端(信号接收端与信号发射端)的射频传输路径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无线传输设备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传输路径中的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成为无线传输设备是否具有高传输品质以及低成本的关键。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可使无线传输设备具有较高的信号传输品质以及较低的成本。
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一差分信号对及彼此平行的一第一接地面、一第二接地面和一第三接地面,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接地面具有相同的电位,所述差分信号对包括一第一差分传输线及一第二差分传输线,所述第一差分传输线设于所述第一、第三接地面之间,所述第二差分传输线设于所述第二、第三接地面之间,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接地面均与所述差分信号对的信号传输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第二接地面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第二接地面分别包括一方形区域,所述第一、第二接地面的方形区域在所述第三接地面所在平面的投影只与所述第三接地面具有一第一共用边,所述差分信号对包括若干分段组,每一分段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差分传输线上的一分段及设于所述第二差分传输线上的一分段,每一分段组的两个分段结构相同,每相邻两分段组可分别等效为一电容及一电感,所述第一及第二差分传输线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接地面与第三接地面之间以及第二接地面与第三接地面之间。
上述信号传输装置通过设计所述差分对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接地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在所述差分信号对上设置若干分段组以等效为电容或电感,使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具有较好的信号传输品质,且实现了低通滤波器的功能,以为无线传输设备提供了较好的射频传输路径,且无需增加额外元件,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信号传输装置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信号传输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图2中的差分信号对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1至图3中差分信号对的低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图1至图3中差分信号对的两差分传输线的分段发生水平相对偏移时的俯视图。
图6是对图1、图2中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差模输入损耗的仿真波形图。
图7是对图1、图2中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共模输入损耗的仿真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发明信号传输装置1设于一印刷电路板中,其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互相平行的接地面11a、11b、21a、21b、31a、31b、一差分信号对40及四个贯孔51、52、53、54。
所述接地面31a设于所述接地面11a、21a之间,所述接地面31b设于所述接地面11b、21b之间。所述接地面11a、11b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一电路层10上,所述接地面21a、21b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另一电路层20上。所述电路层10、20之间的介质由玻璃纤维环氧化树脂(FR4)材料组成,所述接地面31a、31b及所述差分信号对40均设于所述电路层10、20之间的FR4材料中,所述接地面31a、31b在同一平面。
所述接地面11a、11b、21a、21b均由导电材料如铜箔制成,其均大致呈U形。所述接地面31a、31b是在所述电路层10、20之间的绝缘介质中布设导电材料而成。所述接地面11a、11b、21a及21b的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50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