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紧实成型冷铁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304894.2 | 申请日: | 2009-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8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丛建臣;丛红日;李首锋;李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5/00 | 分类号: | B22D15/00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 涛 |
| 地址: | 2644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紧实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用冷铁,具体地说是一种曲轴铸造用的免紧实成型冷铁。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曲轴铸造生产中,为保证铸件质量,在主轴及连杆的热节部位通常需要加装 冷铁,冷铁对提高冒口的作用和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缩松,保证铸件质量起着较为重要的作 用。曲轴铸件生产过程中冷铁的结构、形状不仅决定铸件的激冷效果,还对操作人员的劳动 强度及生产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常曲轴铸件冷铁将轴颈全部包围,冷铁与模型凸台存在间隙。而且安放冷铁过程中需 人工用面砂进行预紧实,不仅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影响工作效率;由于冷铁与模型存在 间隙,型砂比较疏松,铸件容易形成多肉、飞边、夹砂等铸造缺陷;冷铁将轴颈全部包围, 易造成轴颈气孔、呛火、粘冷铁等铸造缺陷,外观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冷 铁安放过程中不需进行预紧实,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铸件成型外观质量 好,产品质量高的免紧实成型冷铁。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紧实成型冷铁,其特征是:其包括 有瓦形成型底部和凸出立部两部分,凸出立部两侧面设有若干个防脱凹槽。
本发明所说的瓦形成型底部的弧面形状与铸造模型相接触部分的形状吻合,瓦形成型底 部覆盖铸造模型轴颈面积的30-60%。
本发明冷铁由瓦形成型底部和凸出立部两部分组成的一体结构,冷铁瓦形成型底部与铸 造模型相接触的凸台和轴颈的形状一致,相吻合,凸出立部两侧面设有防脱凹槽,对照现有 技术,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冷铁在安放过程中,冷铁瓦形成型底部与铸造模型凸台和轴 颈呈无间隙配合关系安放到一起,冷铁与模型侧面形成的支持作用强,能够自动固定,而且 固定效果好,免去人工紧实,避免了铸件飞边,铸件毛刺、夹砂大大减小。冷铁覆盖铸造模 型轴颈的面积为30-60%,轴颈气孔、呛火缺陷明显降低,外观质量得到改善。冷铁的凸出立 部两侧面设有防脱凹槽,型砂的起模性得到提高。本发明免紧实成型冷铁适合自动化造型线 曲轴铸件的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凸出立部,2.防脱凹槽,3.瓦形成型底部,4.铸造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可以看出,一种免紧实成型冷铁,其包括有瓦形成型底部3和凸出立部1两部 分,两部分组成截面呈“⊥”型结构的一体化冷铁。其中瓦形成型底部3的作用是激冷热节 处的铁水。凸出立部1呈菱形结构,其两侧面设有若干个防脱凹槽2。凸出立部1的作用是增 加冷铁的激冷能力。防脱凹槽2的作用是使冷铁固定在砂型中,不易脱落。
本发明所说的瓦形成型底部3的弧面形状与铸造模型4相接触部分的形状一致,相吻合。 铸造模型4与瓦形成型底部3相接触部分包括铸造模型4的凸台和部分轴颈。瓦形成型底部3覆 盖铸造模型4轴颈面积的30-60%。凸出立部1两侧面设有防脱凹槽2。冷铁在安放过程中,利 用冷铁与铸造模型凸台、轴颈和侧面形成的支持作用自动固定,而且固定效果好,免去人工 紧实,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了铸件飞边,铸件毛刺、夹砂大大减小。冷铁覆盖铸件轴颈的面 积为30-60%,轴颈气孔、呛火缺陷明显降低,外观质量得到改善。冷铁的凸出立部两侧面设 有防脱凹槽,型砂的起模性得到提高。本发明免紧实成型冷铁适合自动化造型线曲轴铸件的 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48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