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稻米为原料制取低DE值麦芽糊精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4843.X | 申请日: | 200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3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林亲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14 | 分类号: | C12P19/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宁星耀 |
地址: | 410004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稻米 原料 制取 de 麦芽 糊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DE值(dextrose值,即葡萄糖值,简称DE值)麦芽糊精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以稻米为原料制取低DE值麦芽糊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稻米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主要食粮,全世界年产量达到4亿吨左右。我国是稻米的最大生产和消费国,年产稻米约1.9亿吨。稻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其中淀粉含量占80%左右,蛋白质占8%左右。虽然淀粉工业的3大原料是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稻米淀粉只占13%,不到玉米的一半,列第4位,但是稻米淀粉却因其独特的性能和用途,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国际市场上对高纯度稻米淀粉的需求较大,将早籼米、碎米等低值稻米制备成稻米淀粉可大大提高其附加值。然而,稻米淀粉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稳定性差、易老化、溶解性差等,这些不足使它很难适应于现代食品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因此,必须对稻米淀粉进行改性处理,以增加其糊冻融稳定性,改善糊与凝胶的质构、透明度及光泽,降低回生及糊与凝胶的析水性等,以便应用于食品配料、食品添加剂、医药原料和化工原料等领域。
稻米低DE值麦芽糊精是一种典型的改性稻米淀粉,可以广泛应用于冰激凌、饮料、面包等多个领域产品中,添加稻米低DE值麦芽糊精的这些产品,在口感和保质期等方面得到显著改进。
目前,制取稻米低DE值麦芽糊精的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酶法等几种方法。物理方法制取麦芽糊精使用效果较差,应用受到限制;纯化学方法或酶法制取麦芽糊精时,废水难于处理,对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对环境污染少的以稻米为原料制取低DE值麦芽糊精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其包括以下步骤:
(1)稻米(可以使用碎米、陈米等低值稻米)清理、浸泡、磨浆:清除糠粉、稻壳等杂质,加相当于稻米原料重量3-5倍的水浸泡2-6小时,磨成浆液,过60-80目滤网;
(2)调浆加酶:调整浆液pH值至5.5-6.1,波美浓度16-19Be°,加耐高温α-淀粉酶,所述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为稻米原料重的0.1-0.2%,搅拌混匀;
(3)液化、灭酶:将浆液在105-110℃喷射,降温至90-97℃,控制液化液DE值为8-11,在出料时用喷射器升温至125℃-130℃,灭掉α-淀粉酶活力,抑制DE值继续增加;
(4)二次降温出料:首先降温至108-112℃,停留5-10分钟,然后继续降温到85-90℃,再过滤去掉浆液中米蛋白等杂质。
(5)中和脱色过滤:在温度85-90℃,pH值4.5-4.8,添加相当于稻米原料重1-5%的活性炭,混合中和30-45分钟,过滤,去掉残留米蛋白等杂质,至料液清澈透明,无炭粒、异物即可;
(6)离子交换精制:用一次离子交换方式精制料液,使料液透明、气味纯正,pH值4.2-6.1;
(7)浓缩:将料液蒸发浓缩至浓度75-80wt%;
(8)干燥:可采用“真空低温连续干燥机”干燥或喷雾干燥,至水分含量≤6%,即可。
干燥后的低DE值麦芽糊精粉末,按国家标准(GB/T 20885-2007)规定方法检测,DE值在8-11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清除原料稻米中的糠粉、稻壳等杂质,加相当于稻米重量4倍的水浸泡4小时,磨成浆液,过70目滤网;
(2)调整浆液pH值至5.8,波美浓度18Be°,加耐高温α-淀粉酶,所述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为稻米原料重的0.15%,搅拌混匀;
(3)将浆液在108℃喷射,降温至95℃,控制液化液DE值为9,在出料时用喷射器升温至128℃,灭掉α-淀粉酶活力,抑制DE值继续增加;
(4)首先降温至110℃,停留7分钟,在继续降温到88℃后,通过箱式压滤机过滤,滤掉浆液中米蛋白等杂质;
(5)中和脱色过滤:在温度88℃,pH值4.6,添加相当于稻米重3%的活性炭混合中和40分钟,然后用箱式压滤机或密闭过滤机过滤,滤掉残留米蛋白等杂质,至料液清澈透明,无炭粒、异物即可;
(6)离子交换:用一次离子交换方式精制料液,使料液透明、气味纯正,pH值5.2;
(7)浓缩:采用四效降膜式蒸发器蒸发,浓缩至浓度78wt%;
(8)干燥:采用“真空低温连续干燥机”干燥或喷雾干燥至水分含量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48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