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形传动带和带轮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4816.2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9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汪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肯莱特传动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5/20 | 分类号: | F16G5/20;F16H55/36;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5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带 设计 方法 | ||
1.一种V形传动带和带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设计:
1)在带有V形槽的带轮(1)的槽底上,按啮合传动原理设计出凹凸齿;
2)在V形传动带(2)内径面上,按啮合传动原理设计出与带轮(1)有啮合关系的传动带;
3)将传动带(2)按作业状态与带轮(1)在图上啮合,则在传动带包角部分到平直部分的转折部位上,会出现传动带(2)的凹凸齿与带轮(1)的凹凸齿相干涉部分;
4)将传动带(2)的凸齿在齿形中心线两边对称地缩窄到不与带轮(1)之凹凸齿相干涉,并用于全带的凸齿设计,其余部分不变,使得传动带(2)为凹凸齿间隔相连且均匀分布的传动带;或者将传动带(2)的凸齿径向缩小到不与带轮(1)之凹凸齿相干涉,并用于全带的凸齿设计,其余部分不变,使得传动带(2)为凹凸齿间隔相连且均匀分布的传动带;或者将传动带(2)会发生干涉的凸齿取消,将其两邻的凹齿的齿底平滑相连,设计成长凹齿,使得传动带(2)为长凹齿凸齿间隔相连且均匀分布的传动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传动带和带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齿是圆弧齿,或渐开线齿、椭圆线齿、双曲线齿、抛物线齿、摆线齿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V型传动带和带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轮(1)和传动带(2)为多排联组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V型传动带和带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计在计算机上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V型传动带和带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计在计算机上完成。
6.一种V形传动带和带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设计:
1)在V形传动带(2)内径面上,按啮合传动原理设计出凹凸齿;
2)在带有V形槽的带轮(1)的槽底上,按啮合传动原理设计出与传动带(2)有啮合关系的凹凸齿;
3)将传动带(2)按作业状态与带轮(1)在图上啮合,则在传动带包角部分到平直部分的转折部位上,会出现传动带(2)的凹凸齿与带轮(1)之凹凸齿相干涉部分;
4)将带轮(1)的凸齿在齿形中心线两边对称地缩窄到不与传动带(2)的凹凸齿相干涉,并用于全带轮的凸齿设计,其余部分不变,使得带轮(1)为凹凸齿间隔相连且均匀分布的带轮;或者将带轮(1)的凸齿径向缩小到不与传动带(2)的凹凸齿相干涉,并用于全带轮的凸齿设计,其余部分不变,使得带轮(1)为凹凸齿间隔相连且均匀分布的带轮;或者将带轮(1)会发生干涉的凸齿取消,将其两邻的凹齿的齿底平滑相连,设计成长凹齿(1-5),使得带轮(1)为长凹齿凸齿间隔相连且均匀分布的带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V型传动带和带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齿是圆弧齿,或渐开线齿、椭圆线齿、双曲线齿、抛物线齿、摆线齿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V型传动带和带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轮(1)和传动带(2)为多排联组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V型传动带和带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计在计算机上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肯莱特传动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肯莱特传动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48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