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羟基烷酸酯材料的骨科内固定器械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4615.2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8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臻;刘伟强;胡庆柳;尚鹏;廖振华;佘振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17;B29B13/06;A61L31/12;A61L31/14;C08L67/04;C08K3/32;C08K3/04;B29B7/00;B29C45/78;A61L31/06;A61L31/02;B29L3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 莉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羟基 烷酸酯 材料 骨科 固定 器械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基于聚羟基烷酸酯材料的骨科内固定器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干燥处理步骤,以聚羟基烷酸酯为主料,无机材料为添加料,所述的无机材料为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磷酸三钙或碳纳米管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混合物,对上述主料、添加料分别进行真空干燥处理以除去其中含有的水分;
共混步骤,将经干燥处理的主料和添加料按照主料:添加料为80:20~99:1的质量比比值进行共混加工处理;
注塑步骤,在微型注塑机上利用骨科内固定器械的模具进行注塑成型加工,注塑机的料筒温度比共混物的熔融温度高1~15℃;
后处理步骤,注塑完成后待带有注塑件的模具冷却后脱模,再对所得注塑件进行表面修整后即得到可降解的骨科内固定器械。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羟基烷酸酯材料的骨科内固定器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羟基烷酸酯是指聚羟基丁酸-羟基己酸酯、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羟基己酸酯、聚3-羟基丁酸-羟基戊酸-羟基己酸酯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混合物。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羟基烷酸酯材料的骨科内固定器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物的熔融温度是100℃~160℃。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羟基烷酸酯材料的骨科内固定器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科内固定器械为骨钉、骨板或椎体融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46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晴雨伞伞座
- 下一篇:立式两辊压延机液压式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