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悬浮制冷压缩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304401.5 | 申请日: | 2009-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6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韩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洛克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朱小杰 |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悬浮 制冷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压缩机,特别涉及用于商业制冷设备或者家庭使用制冷设备中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中的制冷压缩机,其工作原理为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来对制冷剂施压,迫使制冷剂从气态转变为液态。这种工作方式里的动力转换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通过曲轴转变成活塞的往复运动,然后再用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对制冷剂的施压力。这种工作方式存在着明显的效率低下问题:首先能量大大浪费,运动方式转变过程中增加了各种机械摩擦,比如曲轴与活塞之间的连接将产生巨大的摩擦损耗,而活塞本身与活塞汽缸壁之间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摩擦,这些机械摩擦都是客观存在的,造成了能量的极大浪费;其次制冷功率收到极大的限制,普通压缩机的制冷量受到汽缸大小和电机转速的影响,而普通压缩电机由于受其结构的制约,其转速一般不高于5000转/分钟,另外汽缸的大小更是无法改变,在工作中是保持恒定的参数,所以当需要增大制冷效果的时候,这样的压缩机往往表现出制冷能力不足;最后普通制冷压缩机噪音很大,这取决于其机械构造,由于存在着大量的机械摩擦,发出各种噪声即为不可避免的;显然由于上述原因普通制冷压缩机存在低效率、高能耗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磁悬浮电机提供压缩动力的采用两级涡轮增压的高速、高效而且节能的磁悬浮制冷压缩机。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悬浮制冷压缩机,具有下壳体和上壳体,下壳体中设有压缩电机,上壳体中设有与压缩机电机联接转动的压缩装置,上壳体顶部设有压缩室,上述压缩装置包括涡轮杆,涡轮杆上设有第一级涡轮和第二级涡轮,且第一、二级涡轮由压缩室包围,压缩室面向第一、二级涡轮一侧的内壁形成与第一、二级涡轮配合的形状。
上述压缩电机具有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用来支撑转子的磁悬浮支架,上述磁悬浮支架包括圆环形的外壳,在外壳周向均匀分布感应铁芯,上述感应铁芯为圆柱形,其中心轴线都经过外壳的圆环中心,且感应铁芯上设有用来导通电流的绕组。
上述感应铁芯的靠近外壳圆环中心侧设有位置传感器。
上述感应铁芯的个数为12个。
上述转子组件具有不锈钢转轴和转子中间部分的永磁体,上述永磁体由永磁体贴片粘贴到转轴中间段形成。
上述压缩电机中靠近上壳体端的磁悬浮支架固定在金属支架上,并通过该金属支架与下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且该金属支架均匀分布在下壳体内壁。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本发明压缩机的压缩电机采用磁悬浮支架支撑来支撑转子的转动,转子与支架之间由于磁力作用相互间并没有物理接触,所以转子的旋转没有任何机械摩擦,从而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电机的性能;其次,本发明压缩机的压缩装置采用了两级涡轮增压方式,这样的压缩装置对零部件的各种要求不那么苛刻,降低了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还能够在压缩电机相同转速下情况,相比较得到更好的压缩效果,所以不但提高了效率,还进一步节省了能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磁悬浮制冷压缩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磁悬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发明磁悬浮制冷压缩机具有下壳体1和上壳体2,下壳体中设有压缩电机,上壳体中设有压缩室7和压缩装置6。压缩电机包括定子组件3、转子组件4和磁悬浮支架5,定子组件3包括定子铁芯31和缠绕在定子铁芯上的线包32,通过对线包输入电流,能够使定子铁芯产生磁场,从而促使中间的转子旋转。
上述转子组件4包括不锈钢转轴41,不锈钢转轴中间段具有凸起的阶梯,阶梯上贴有永磁体贴片,形成转子的永磁体42。永磁体42位于转子的中间部分,同时也位于定子组件3的中间位置包围。当定子组件的线包32输入电流,在磁场作用下转子的永磁体42将在磁力作用下旋转,并且由于磁路总是沿着磁路面积最大的路径通过的特性,永磁体总是倾向于保持在定子组件的中心位置,当永磁体42即转子偏离该中心位置时,转子与定子组件之间的磁场作用将产生把转子拉回原始位置的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洛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洛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4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