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3971.2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3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柯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调焦治具通过调节镜筒的调焦部使镜筒与致动器载具在致动器的两限位结构之间相对移动来对收容于镜筒内的镜片进行调焦,从而确定镜片成像清晰的位置,然后在镜筒与致动器载具之间的间隙处点胶将镜筒与致动器载具固定以便后续使用。
然而,在点胶过程中,尤其是当镜片较大而使镜筒与致动器载具之间的间隙较小时,胶水容易从镜筒与致动器载具之间溢出而使镜筒与致动器的限位结构胶合固定,从而导致致动器载具无法带动镜筒在致动器的限位结构之间移动以进行调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在点胶时防止溢胶的镜头模组。
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一个承载板、一个致动器载具、一个镜筒及一个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壳体开设一个第一通孔。所述致动器载具与所述镜筒相连接并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镜筒包括一个收容部及设置在所述收容部一端的调焦部。所述收容部远离所述调焦部的一端的外壁设置一个连接部。所述致动器载具开设一个第二通孔。所述收容部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致动器载具相连接。所述镜筒的外壁从所述调焦部至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开设一个凹槽以暴露所述连接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镜头模组在将所述镜筒与所述致动器载具点胶固定时,将胶水点入所述凹槽内以固定所述镜筒与所述致动器载具,从而防止胶水从所述镜筒与所述致动器载具之间溢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镜头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镜头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沿图1的镜头模组的III-III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镜头模组10。该镜头模组10包括一个壳体110、一个承载板120、一个影像感测器130、一个致动器载具140、一个镜筒150及一个限位件160。
所述壳体110设置于所述承载板120上。壳体110开设一个第一通孔112。所述影像感测器130、所述致动器载具140、所述镜筒150及所述限位件160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12内。
影像感测器130设置在承载板120上并与承载板120电性连接。影像感测器130可为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组件传感器)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性金属氧化物传感器)。影像感测器130既可以粘接至承载板120并通过导线与承载板120电性连接,也可以使用覆晶形式、内引脚贴合、自动载带贴合、倒贴封装或热压合连接方式使影像感测器130结构性及电性连接于承载板120。承载板120用以将镜头模组10摄取到的光信号变成电信号。
致动器载具140开设一个第二通孔142。所述第二通孔142的内壁146设置一个内螺纹部146a。致动器载具140与一致动器(图未示)电性连接。该致动器用于驱动致动器载具140沿镜筒130的轴向在第一通孔112内移动。
请参阅图3,所述镜筒150包括一个收容部152及一个调焦部154。所述调焦部154设置在所述收容部152的一端。收容部152内收容一个镜片152a(如图3中所示)。收容部152包括一个远离调焦部154的连接部156。所述连接部156的外壁设置一个与内螺纹部146a相配合的外螺纹部156a。镜筒150的收容部152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142内且收容部152的外螺纹部156a与驱动致动器载具140的内螺纹部146a相固定连接。镜筒150的外壁从调焦部154至收容部152的连接部156开设一个凹槽158以暴露所述连接部156。
限位件160包括一个第一止动部162及一个与第一止动部162相对的第二止动部164。所述第一止动部162设置在壳体110的第一通孔112的内壁112a远离承载板120的一端。所述第二止动部164设置在壳体110的第一通孔112的内壁上靠近承载板120的一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止动部162及第二止动部164的形状均为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疫调节组合物和其用途
- 下一篇:单片柔性线路板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