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煤酸浸提钒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303938.X | 申请日: | 2009-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7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文;王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B34/22 | 分类号: | C22B34/22;C22B3/22;C22B3/14;C22B3/04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 勇 |
| 地址: | 410083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煤 酸浸提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煤酸浸提钒方法。
背景技术
石煤是一种重要的钒冶金矿物资源,以石煤为原料生产精钒(V2O5)的工艺可分为酸浸法、碱浸法和氯化钠焙烧法。氯化钠焙烧是石煤提钒的传统工艺,由于焙烧过程产生HCl等酸性气体对环境污染很大,许多地方都禁止采用石煤钠化焙烧提钒工艺。石煤碱浸提钒工艺虽然不产生HCl等酸性气体污染环境,但碱浸过程大量的硅进入溶液,浸出液中硅钒分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石煤提钒主要采用酸浸工艺,石煤酸浸提钒工艺又分为:石煤常压酸浸、石煤氧压酸浸、石煤低温硫酸化焙烧--水浸、石煤钙化焙烧--酸浸等。酸浸过程,石煤中的铁、铝等杂质与钒一起进入溶液,石煤酸浸液目前都是采用萃取法分离回收其中的钒:石煤酸浸液→还原→萃取→反萃→氧化→沉钒。为了避免Fe(III)对钒萃取的干扰,萃取前必须加入还原剂将Fe(III)还原成Fe(II),与此同时,溶液中的高价钒也被还原。这样一来,浸出液是先还原萃取,后反萃氧化,工艺流程长,试剂耗量大,生产成本高,且提钒后液若循环使用,硫酸盐大量积累,溶液粘度大,萃取分相困难,直接排放环境污染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流程,可节约试剂用量,减少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石煤酸浸提钒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以下步骤:石煤酸浸液结晶硫酸铝铵矾;结晶后液加碱直接中和或氧化中和沉钒过滤,得沉钒渣和沉钒后液;沉钒后液循环至石煤酸浸工序循环使用,沉钒渣碱浸或钠盐焙烧后水浸;浸钒液铵盐沉钒,得偏钒酸铵和沉钒母液;偏钒酸铵热解;硫酸铝铵矾转型。
所述的结晶硫酸铝铵矾是指在石煤酸浸液中加入(NH4)SO4、NH4Cl、NH4NO3、NH3.H2O中的一种或几种,使溶液中的铝以NH4Al(SO4)2.12H2O形式结晶析出。
所述的结晶后液加碱直接中和是指加入NaOH、CaCO3、CaO、Ca(OH)2、NH3.H2O中的一种或几种,使溶液中的钒沉淀析出。
所述的结晶后液氧化中和是指加入H2O2、NaClO3、空气、O2中的一种或几种,使溶液中的低价钒变成V(V),并同时加入NaOH、CaCO3、CaO、Ca(OH)2、NH3.H2O中的一种或几种,使溶液中的钒沉淀析出。
所述的沉钒滤渣碱浸是指加入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搅拌浸出钒。
所述的沉钒渣钠盐焙烧是指加入NaCl、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后焙烧,使其中的钒转化成NaVO3。
所述的水浸是指沉钒渣钠盐焙烧得到的焙砂加水浸出其中的NaVO3。
所述的铵盐沉钒是指加NH4Cl使浸出液中的钒以偏钒酸铵的形式沉淀析出。
所述的偏钒酸铵热解是指偏钒酸铵热解分解得V2O5产品。
所述的硫酸铝铵矾转型是指NH4Al(SO4)2.12H2O晶体加水溶解后,加入石灰调pH至3.5~8.5,使其中的Al转化成Al(OH)3过滤,所得滤液返回石煤酸浸液结晶析出硫酸铝铵矾工序循环使用,滤渣堆存。
沉钒母液可循环至结晶硫酸铝铵矾处。
本发明实施的具体工艺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9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