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绕方法及其卷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3930.3 | 申请日: | 200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7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曹长河;姚宇均;潘美姿;席敏杰;王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38 | 分类号: | H01M10/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卷绕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绕方法及其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卷绕方式都是将正极片和负极片以隔膜相隔后一起围绕卷针旋 转,卷完后在卷芯末端粘贴终止胶带,这种卷绕方式用于卷绕圈数较少的电池较为合适,一 旦涉及到卷绕圈数比较多的电池时,该种卷绕方式所卷的卷芯较紧,隔膜的吸液量较少,电 解液很难将卷芯内层极片完全渗透,这样电池的容量发挥不高,电池内阻较大,大倍率放电 产热多,并且电池在循环使用和大倍率充放电时,因极片膨胀而卷芯过紧会造成极片扭曲、 褶皱和断片现象,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也受到影响。因此,现有卷绕技术不能对卷绕 圈数较多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进行保障。例如中国专利CN2701086Y涉及一种电池芯的人工辅 助卷绕装置,包括机台、主卷针的传动箱、驱动电机、控制装置,副卷针及副机座,机台为刚 性结构件且具有水平稳固的安装台面,副机座为箱形结构且与主卷针传动箱均固定在安装台 面上,在副机座箱的相对两侧面上固定有二个轴向滑动轴套,其中动配合并支承着有一根往复 轴,该往复轴的纵向轴心与主卷针的转动轴心平行或重合,往复轴一端上设置有副卷针轴承座 和滚动轴承,在滚动轴承中装配有装配杆,装配杆外端上可拆卸地连接有副卷针;在往复轴表 面上设有纵向齿条,副机座箱上设有驱动该纵向齿条的手动齿轮机构。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 、具有更合理的卷针夹持方式、能更好地控制卷针与电池芯的分合力度,提高卷出电池芯的 质量。这种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并不能保证电极极片之间的间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卷绕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绕方法, 使得电池电芯在一定范围内增大了卷芯的松弛度,使得隔膜、极片对电解液的吸收、电池内 阻的降低、电池容量的发挥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使电池的大倍率充放电性能和循 环寿命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绕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绕方法,在卷绕机的 主卷针上装好隔膜,然后放好正负极片,开始卷绕,其特征在于:在卷绕到一定圈数时,插 入辅针,继续卷绕;卷绕完成,在卷芯末端粘贴终止胶带;抽出辅针,然后再抽出主卷针, 卷芯制作完成。采用这种方法,主卷针可以制作的相对较小,抽出主卷针和辅针后,保证极 片之间的间隙,增加隔膜和极片的吸液量,避免电池在循环使用和大倍率充放电时,因极片 膨胀而卷芯过紧造成极片扭曲、褶皱和断片现象,确保电池使用安全。
应用于上述方法制作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动力驱动轴的端 面外伸有一个主卷针,所述端面隐藏有辅针。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卷针为两个分开的柱状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辅针的形状为圆形体或椭圆体或扁腰形体或月牙体,主卷针和辅针的 横截面无尖角,表面光滑,易于抽出,防止划伤隔膜和正负极片。
作为优选,所述的辅针与主卷针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的辅针为1-6根。
作为优选,所述的辅针弹出的圈数和位置可以调节。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绕方法及其卷绕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保证 电池极片之间的间隙,增加隔膜和极片的吸液量,避免电池在循环使用和大倍率充放电时, 因极片膨胀而卷芯过紧造成极片扭曲、褶皱和断片现象,确保电池使用安全,延长使用寿命 。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卷芯卷在绕前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卷芯在刚插入辅针时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卷芯在贴完终止胶带时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另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卷芯在卷绕前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卷芯在刚插入辅针时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另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卷芯在贴完终止胶带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如附图1、2、3所示,在动力驱动轴的端面外 伸有一个主卷针4,主卷针4是中间有间隙的两个半圆体组成的,所述端面隐藏有1个圆柱形 辅针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相差分多路复合移相器
- 下一篇:一种实现金属管外表面清洗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