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303649.X | 申请日: | 200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9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曹治中;谌秉佑;江国丰;吕英杰;杨松祥;黄歆斐;黄正杰;刘育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5/02;F21V29/00;F21V17/00;F21V23/06;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已被广泛应用到很多领域,尤其是广泛应用于照明。在此,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可参见Daniel A.Steigerwald等人在文献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Vol.8,No.2,March/April 2002中的Illumination With Solid State Lighting Technology一文。
一般的发光二极管长时间工作后,其产生的热量也较多,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导致低落的内部量子效应并且明显缩短其寿命。为了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一般给发光二极管提供一散热元件,例如散热风扇、热管等等。然而现有照明装置中,由于其各个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设置及其材料之导热性能都普遍不太理想,在高功率操作下,发光二极管工作所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去,从而影响整个照明装置正常工作。
并且,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灯管一般为长条形中空管体,发光二极管设置于中空管体内。中空管体的散热面积较小,且为了兼顾安全性,管体一般由塑料、玻璃等材料制成,其导热性能较差。因此,发光二极管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难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管体散发至空气中,从而影响发光二极管的正常工作。进一步地,由于发光二极管灯管为封闭的中空管状,其内部元件的组装、维修困难。
发明内容
下面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具较高散热效率且便于组装的照明装置。
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个第一壳体,一个第二壳体,一个散热装置,一个光源以及两个电接头。该第一壳体上具有多个通孔。该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配合形成一个中空腔体。该散热装置设置于该中空腔体内。该光源位于该中空腔体内,且与该第二壳体相对设置,该光源发出的光经由该第二壳体射出。该两个电接头分别套设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的两端,用于将该照明装置与外部元件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照明装置的光源工作散发的热量可及时传送至散热装置,并通过第一壳体上具有通孔将热量传送至空气中,并且该多个通孔形成空气对流通道,进一步提升该照明装置的散热效率。同时,该照明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壳体与一个第二壳体,其便于该照明装置组装、维修,其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照明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照明装置的沿III-III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照明装置的分解图。
图6是图4中所示照明装置的沿VI-VI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3,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具较高散热效率且便于组装的照明装置10。该照明装置10包括一个第一壳体11,一个第二壳体12,一个散热装置13,一个光源14以及两个电接头15。
该第一壳体11呈空心半圆柱状,其具有一个对称轴O1O2,其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11以及多个沟槽112。该多个通孔111设置在该第一壳体11的对称轴O1O2上。该多个沟槽112位于该第一壳体11的两侧,且位于该两侧的沟槽112对称分布。该通孔111与沟槽112可以为圆形,方形,长条形,多边形等。在本实施例中,该通孔111与沟槽112均为长条形。当然,该多个通孔111、多个沟槽112也可为其他排布方式,并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其他位置。该第一壳体11由散热性能较高的材料制成,如金属。
该第二壳体12呈空心半圆柱状,该第二壳体12与该第一壳体11相配合形成一个具有一个中空腔体121的中空圆柱体。该多个设置在该第一壳体11两侧的沟槽112与第二壳体12的边缘相配合,形成多个通孔。该第二壳体12由导光材料制成,其可以为玻璃,树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6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装置
- 下一篇:用小罐装氧气及销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