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303337.9 | 申请日: | 2009-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2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13/06 | 分类号: | F16B1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固定装置,尤指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固定装置通常用于将一第一安装件及一第二安装件连接在一起,其中每一安装件设有一安装孔,固定件穿过两个安装件的安装孔而将安装件锁固在一起。传统的用于固定两个安装件的结构由一螺钉与一螺母配合。螺钉通常具有大于第一安装件上的安装孔的头部及一螺杆,所述螺杆末端设有外螺纹。螺母的外围大于第二安装件上的安装孔,且螺母具有可与螺杆的外螺纹咬合的内螺纹。安装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贴合,且其上的安装孔相互对齐。所述螺母挡止于第一安装件底面。所述螺钉的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件及第一安装件的安装孔并逐渐旋入螺母。当螺杆的头部紧紧抵压于第二安装件表面时,所述第一固定件即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在一起。但是,采用这种传统的固定方式,螺钉的头部及螺母分别露出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表面,增加了产品的厚度。并且,当其中一安装件上的固定孔不是通孔时,就无法采用这种传统的固定方式实现固定。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于安装拆卸且可使用于不同类型安装件的固定装置。
一种固定装置,用以将一第一安装件固定于一第二安装件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两分隔的卡固部,所述两卡固部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固定件收容于所述两卡固部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两卡固部的内螺纹咬合并迫使所述两卡固部向外扩张。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两卡固部为圆弧形,所述两卡固部共同形成一圆柱形的外轮廓。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开设两个沿所述圆柱形外轮廓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开槽,所述卡固部由所述两开槽分隔。
优选地,所述两开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外轮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一与所述两卡固部连接的挡止端,所述两卡固部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两卡固部的外螺纹靠近所述挡止部一端的公称直径大于远离所述挡止部一端的公称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螺纹的公称直径与所述两卡固部的内螺纹靠近所述挡止端一端的公称直径大致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挡止端卡止于所述第一安装件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件上设有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螺纹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咬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固定装置通过具有外螺纹的第二固定件旋入具有内螺纹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迫使第一固定件的两卡固部扩张变形并与第二安装件卡合,从而将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固定在一起。本发明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且适于固定不同类型的安装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固定装置与一第一安装件及一第二安装件的立体分解图,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
图2是图1第一固定件另一个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3是图1的立体组装图。
图4是沿图3中IV-IV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固定装置100用于将一第一安装件固定于一第二安装件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件为一电路板10,所述第二安装件为一底座30。所述电路板10上开设一第一安装孔11。所述底座30具有一基板31及一凸设于所述基板31上的固定柱33。所述固定柱33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11开设一第二安装孔33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柱33为塑料件。本发明固定装置100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第一固定件50及一第二固定件70。
所述第一固定件50具有一圆形的挡止部51。自所述挡止部51底部延伸形成两相对的卡固部53。所述两卡固部53呈圆弧形,并共同形成一圆柱形的外轮廓。所述圆柱形外轮廓上开设两个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开槽55,从而分隔所述两卡固部53,且所述两开槽55沿所述圆柱形外轮廓对称设置。所述两卡固部53之间形成一与所述挡止部51贯通的固定孔57。所述固定孔57的内壁设有内螺纹531。所述两卡固部53的外壁设有外螺纹533。所述外螺纹533靠近所述挡止部51一端的公称直径大于远离所述挡止部51一端的公称直径。且所述外螺纹533靠近所述挡止部51一端的公称直径略大于所述底座30的第二安装孔331的内径。
所述第二固定件70可以是一普通螺钉或一无头螺钉。所述第二固定件70具有一设有外螺纹73的锁固柱71。所述锁固柱71的外螺纹的公称直径与所述两卡固部53的内螺纹靠近挡止端51一端的公称直径大致相等。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使用所述固定装置100固定所述电路板10至底座30上时,首先将所述第一固定件50的两卡固部53穿过所述电路板的插设于所述远离10的第一安装孔11并插设于所述底座30的第二安装孔331内。所述第一固定件50的挡止部51抵压于所述电路板10顶部。所述第二固定件70的锁固柱70的外螺纹沿所述两卡固部53的内螺纹531旋入。由于所述两卡固部53的外螺纹533靠近所述挡止部51一端的公称直径大于远离所述挡止部51一端的公称直径,在所述第二固定件70旋入所述第一固定件50的固定孔57的过程中,所述两第二固定件70卡固部53逐渐被迫向外扩张。当所述第二固定件70完全旋入所述固定孔57内时,所述卡固部53的外螺纹533与所述底座30的固定柱33的内壁压紧咬合,从而将所述电路板10固定于所述底座30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3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瓦的左连接瓦片
- 下一篇:镀镍材料表面仿不锈钢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