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及其固定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2840.2 | 申请日: | 200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9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家兴;陈晓竹;叶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0;H01L23/4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及其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其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脑主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散热问题是通过在其上方安装一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散热器来解决的。且为了加强空气对流,通常会在散热器上安装风扇,以为CPU更好地散热。一般风扇通过一固定架安装到散热器上,传统的固定架固定风扇后,风扇的位置即被确定,若选择其他位置固定风扇则需更换或重新设计固定架。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其固定支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风扇的位置。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一风扇及用于安装固定所述风扇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至少一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及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一容置所述散热器的容置空间,所述散热器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及第二固定件上均设有一通风口,所述风扇可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一或第二固定件上
一种固定支架,其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两侧的两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及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容置一散热器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及第二固定件均设有一通风口,所述第一及第二固定件可用以安装固定风扇。
所述散热装置的固定支架上设置了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风扇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或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散热器上,所述固定支架上提供了多个可固定风扇的位置,用户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II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III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的固定支架的立体组装图。
图5是图1的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散热装置1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可用于为一电子元件如CPU散热的散热器2、一风扇3及一用于将所述风扇3固定在所述散热器2上的固定支架4。
所述固定支架4包括一第一固定件10及装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0两侧的两第二固定件20。
所述第一固定件10包括一第一基板12及两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2靠近其两相对侧缘处且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2的侧板14。所述第一基板12与所述两侧板14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置所述风扇3的第一安装空间16。所述第一基板12自其另两相对侧缘垂直向下延伸出两端壁121。每一端壁121均开设一贯穿所述端壁121前端、后端及底部的呈T形的滑槽1211。所述第一基板12中部开设一对应所述散热器2的圆形通风口122。每一侧板14的顶部内侧向相对的侧板14的方向垂直延伸形成一楔形的扣持部142。每一侧板14外表面的底部设两第一加强肋144,以加强相应侧板14的强度。
每一第二固定件20包括一第二基板22及三个可弹性变形的卡固件21。
所述第二基板22包括一第一表面222、一与所述第一表面222相对的第二表面224及连接所述第一、第二表面222及224的两侧壁226。所述第二基板22中部开设有一贯穿所述第一、第二表面222及224的正方形的通风口223。所述第二基板22靠近其顶部处开设两相对的且横向贯穿所述两侧壁226的滑道227,从而使所述第二基板22的顶部处形成一对应所述第一基板12的滑槽1211的T形滑动部228。所述第二基板22位于所述通风口223的两侧及下部分别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第二表面222及224的螺孔225。所述第二基板22的第二表面224的底部向背离所述第一表面222的方向垂直延伸形成一楔形的卡扣部2242。
每一卡固件21概呈L形,其包括一定位部211及一由所述定位部211的一端垂直延伸形成的固定部212。在所述定位部211及固定部212之间设有一第二加强肋2112,以加强所述定位部211的强度。所述定位部211的另一端向背离所述外表面的方向垂直延伸出一卡扣块2114。所述固定部212位于所述第二加强肋2112两侧分别开设一对应所述第二基板22的螺孔225的圆孔2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28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度直链对称性偶数正构烷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螺杆及注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