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钒钛磁铁矿筛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2361.0 | 申请日: | 200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4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罗阳勇;陈鹏;王发康;郭万刚;曾成华;曾茂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00 | 分类号: | B03C1/00;B03D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武森涛 |
地址: | 617206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铁矿 筛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钒钛磁铁矿筛选方法,属于矿石的筛选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攀枝花地区的钒钛资源丰富,钒钛磁铁矿储量达100亿吨,占全国铁矿石储量的20%,主要的大型矿区有攀枝花、太和、白马、红格等,TFe平均含量在25~33%。潘家田矿山属红格矿区北矿段,地质储量3.8亿吨,其中Fe4(TFe=16.60%,TiO2=6.42%)占40%左右,潘家田矿山钒钛磁铁矿TFe、TiO2平均含量分别为26.23%、10.82%。
目前钒钛磁铁矿主要是针对Fe2+3采用二段阶磨阶选(即边磨边选,再磨再选)进行选铁,对选铁后的尾矿采用螺旋电选+浮选方法选钛或全浮选方法选钛或螺旋+摇床方法选钛。二段阶磨阶选方法选铁,第一段磨矿至200目粒度为45%,于场强为1800~2500Gs磁选;第二段磨矿至-200目粒度为80%,于场强为1300~1800Gs磁选。其缺点是钛回收率不高,所筛选的铁精矿质量偏低。主要适用于TFe(全铁)≥30%的高品位钒钛磁铁矿的筛选。
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减少和国家对矿产资源政策的调整,钒钛磁铁选矿企业必须要对低品位钒钛磁铁矿(指TFe含量在15-25之间的钒钛磁铁矿)资源进行综合利用。而采用现有的二段阶磨阶选方法筛选低品位钒钛磁铁矿,所得铁精矿和钛精矿的回收率较低,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精矿质量较高的钒钛磁铁矿筛选方法。
本发明钒钛磁铁矿筛选方法,是采用三段阶磨阶选工艺进行磁选,其中,一段磁选的场强为3000~4000Gs;二段磁选的场强为1800~2200Gs;三段磁选的场强为1300~1700Gs。
进一步地,三段阶磨阶选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一段磁选:矿石粗破至粒度≤15mm后粉碎,分级制得-200目粒度为30%的矿浆,场强为3000~4000Gs进行磁选得到一段磁选精矿和一段磁选尾矿;
b、二段磁选:a步骤年所得一段磁选精矿脱磁后进行第二次粉碎,分级制得-200目粒度为55%的矿浆,场强为1800~2200Gs磁选得到二段磁选精矿和二段磁选尾矿;
c、三段磁选:步骤b所得二段磁选精矿脱磁后进行第三次粉碎,分级制得-200目粒度达80%的矿浆,场强为1300~1700Gs磁选得到铁精矿和三段磁选尾矿。
采用上述三段阶磨阶选工艺筛选钒钛磁铁矿可得到质量较高的铁精矿。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d、钛精矿的筛选:一、二、三段的磁选尾矿经浓缩后进入螺旋溜槽,得到钛中矿(TiO2含量在37%以上)和螺旋尾矿,钛中矿经干选得到钛精矿和干选选钛尾矿。
所述的干选为采用中磁滚筒抛砂+弱磁滚筒除铁+干式强磁选机进行精选和扫选。
干选选钛尾矿和螺旋尾矿采用高梯度强磁机富集+浮选机进行粗选、扫选和精选得到钛精矿(TiO2含量在47%以上)。
经研究发现钛精矿重选回收钛适宜的粒度为0.4-0.1mm,现有的二段阶磨阶选铁方法的第二段磨矿较细,不利于钛的重选回收,而本发明三段阶磨阶选工艺采用三段磨矿,第三段磨矿较细的量相对较少,提高了钛的回收率,经多次实验证明,相同品位的钒钛磁铁矿,本发明方法钛的回收率可提高10%以上。
进一步的,本发明钒钛磁铁矿筛选方法的优选方案是:一段磁选的场强为3000~3500Gs;二段磁选的场强为1800~2000Gs;三段磁选的场强为1200~1700Gs。本发明钒钛磁铁矿筛选方法的最优选方案是:一段磁选的场强为3500Gs,二段磁选的场强为2000Gs,三段磁选的场强为1600Gs。
本发明钒钛磁铁矿筛选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用于高品位钒钛磁铁矿的筛选时,可提高所得铁精矿的质量和钛精矿的回收率。本发明方法的钛回收率为30%以上,而用二段阶磨阶选进行选铁后的尾矿选钛的钛回收率较低(螺旋-电选+浮选、螺旋-干式强磁选+浮选、全浮选钛精矿回收率为25~35%,螺旋+摇床选钛精矿钛的回收率则只有10%不到)。
2、本发明方法用于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筛选时,可提高铁精矿和钛精矿的回收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23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