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编品的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1863.1 | 申请日: | 200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0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M1/08 | 分类号: | B27M1/08;B27J1/02;B27K5/02;B27M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地址: | 62046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编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编品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竹编,源远流长。从2000年前的战国时期,到现代文明社会,竹制工具,竹质建材,竹编生活用品,竹编艺术品,一直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竹编书画艺术作品选优质天然竹材,经数十道独特的工艺处理。制作成细如发丝、薄如蝉翼、透明晶莹、不腐不蛀、永不褪色的竹丝。再用多种不同的挑、压、破、拼等编织技术,运用提花编织的原理,通过虚实和明暗的变化,与名家书画奇妙结合,在特定的环境中手工编织而成。编就的竹编画清秀淡雅,神形酷肖,栩栩如生,立体感强。既保持了书法艺术和国画的神韵,又充分体现传统竹编艺术的风格。
目前,竹编书画艺术作品多以单一色彩为主,采用挑、压、破、拼等技术,运用提花编织的原理,通过虚实和明暗的变化来体现图案,想要将竹编书画艺术作品制作成彩色的并能准确体现原有书画作品的原貌一直是竹编品制作的难题,原因在于在以书画艺术品作为参照制作竹编品时,需要在编制的同时边上色,不能将竹丝先进行染色后才编制,染色后再编制的方式不能体现原有参照物的原貌尤其是原有书画艺术品的图案中过渡色的体现,过渡色是否能准确体现是作为整个彩色竹编品的成功与否的关键,过渡色处理得当整个彩色竹编品将栩栩如生,否则就会失真。那么在编制的过程中进行上色采用目前的方式会遇到窜色和跑色的问题,原因在于竹子的成分主要是纤维,颜料涂上后受竹子材质的影响就会出现窜色和跑色的问题,简单的说若将一滴墨水滴在薄竹片或竹丝上将自动扩散。一旦发生窜色和跑色的现象将不能准确反应原有图案,尤其是在过渡色的体现上,因为过渡色的色彩准确度上要求非常高。同时彩色竹编品在长期存放后的掉色和退色也是个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防止在制作彩色竹编品上色过程中颜料发生窜色和跑色问题的主编品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竹编品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工序:
(一)、糯米胶的制作
1、将糯米放于1.1-1.5倍体积的清水中浸泡8-12个小时;
2、把经过浸泡的糯米沥干放置在簸箕里,并将簸箕及糯米整个浸泡在事先已煮沸的热水中,不断搅拌簸箕里的糯米直至水再次煮沸并维持30-90S,其中热水与糯米的体积比为2∶1;
3、取出上述步骤2中的糯米,采用石磨将其磨制成胶状;
4、采用100-120目的罗纹布将通过磨制的糯米包裹,并不断挤压包裹住的糯米收集从罗纹布中渗出的胶状糯米,得到所需的糯米胶;
(二)、竹编品的编制、上色及固色
1、竹子破开做成薄竹片,将薄竹片放入上述做好的糯米胶与水的混合物中加热直至将糯米胶煮沸,其中糯米胶与水的体积比为1∶1;
2、取出经过糯米胶煮过的薄纸片晾干后分成竹丝;
3、采用上述竹丝编制各式竹编品,在编制的同时按照底稿图案采用各种颜色的直接染料进行揉色,完成对竹编品的编制和上色;
4、在编制好的竹编品表面涂抹一层上述糯米胶;
5、将经上述步骤做好的竹编品放入热压箱中将温度保持在80-100度的条件下加热30-40S;取出竹编品完成整个竹编品的制作。
在所述糯米胶的制作中,步骤1所采用糯米与水的体积比为1∶1.3。
在所述糯米胶的制作中,步骤1中糯米在水中的浸泡时间为10小时。
在所述糯米胶的制作中,步骤2中当水煮沸后需维持60S。
在竹编品的编制、上色及固色工序中,在热压箱中加热的时间为35S。
采用上述自制的糯米胶将薄竹片煮后做成的竹丝能有效防止上色过程中颜料窜色和跑色的问题,另外在编制好的竹编品表面涂抹一层上述糯米胶,是对初步编制好的彩色竹编品进一步固色,放入热压箱中将温度保持在80-100度的条件下加热30-40S可使颜料渗透到竹丝中,确保不掉色和退色。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竹编品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工序:
(一)、糯米胶的制作
1、将糯米放于1.1-1.5倍体积的清水中浸泡8-12个小时;
2、把经过浸泡的糯米沥干放置在簸箕里,并将簸箕及糯米整个浸泡在事先已煮沸的热水中,不断搅拌簸箕里的糯米直至水再次煮沸并维持30-90S,其中热水与糯米的体积比为2∶1;
3、取出上述步骤2中的糯米,采用石磨将其磨制成胶状;
4、采用100-120目的罗纹布将通过磨制的糯米包裹,并不断挤压包裹住的糯米收集从罗纹布中渗出的胶状糯米,得到所需的糯米胶;
(二)、竹编品的编制、上色及固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1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