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影像加载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1777.0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3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后贤;李章荣;罗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4 | 分类号: | H04N7/14;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影像 加载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像加载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摄像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使用者可以透过视频电话的网络摄像机实现与对方面对面的交谈。但是,在特定场合使用者可能希望能将画面的某些部位进行隐藏,如使用者的脸部或者使用者所处的背景,以增加安全性和隐秘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影像加载系统及方法,可以增加安全性和隐秘性。
一种影像加载系统,包括一影像输入单元、一微处理器及一影像输出单元,所述微处理器包括一物体侦测模块、一坐标存储模块、一图片存储模块及一置换模块,所述影像输入单元用于接收一图像并将其传送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物体侦测模块用于对图像进行侦测以取得图像中关键部位的坐标值,并将坐标值存储于所述坐标存储模块,所述置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坐标值将图像上相应部分替换为存储于所述图片存储模块内部的图像,替换后的图像通过所述影像输出单元输出。
一种影像加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影像输入单元接收一图像;
侦测所述图像,以得到该图像中关键部位的坐标值;
存储所述关键部位的坐标值;
读取存储的坐标值,并将图像中该坐标值处的部分用一图片进行替换;以及
输出经过替换的图像。
上述影像加载系统及方法通过置换模块将图像中关键部位进行置换,增加了安全性和隐秘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影像加载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影像加载方法的较佳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本发明影像加载系统1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影像输入单元10、一微处理器12及一影像输出单元14,所述微处理器12包括一物体侦测模块120、一坐标存储模块122、一图片存储模块124、一置换模块126及一选择模块128。
所述影像输入单元10用于与一摄像机2相连,以将由所述摄像机2所取得的图像传给所述微处理器12。所述物体侦测模块120用于对影像输入单元10获取的图像进行侦测,以取得该图像的关键部位,如人的脸部的坐标值,并将该坐标值存储于所述坐标存储模块122内。所述置换模块126用于根据所述坐标值对所述图像上相应位置的部分进行替换,替换的图片来自所述图片存储模块124内。所述置换模块126还用于将经过替换处理的图片通过所述影像输出单元14输出给一电脑系统3,以显示给用户。
上述影像加载系统1不仅适用于与摄像机2相连,还可以与电视机、具备视讯功能之通讯工具等相连,只要其可以输出图像或影像即可。另外,所述电脑系统3亦可为一具备视讯功能之通讯工具,只要其可以显示图像或影像即可。同时,所述物体侦测模块120不仅仅用于取得人的脸部的坐标值,还可以取得背景中关键部位的坐标值,且该关键部位还可以通过所述选择模块128由用户自己进行选择。
请参考图2,本发明影像加载方法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所述影像输入单元10接收由所述摄像机2所取得的图像,并将其传输给所述物体侦测模块120。
步骤S2:所述物体侦测模块120对图像进行侦测,以得到该图像中关键部位,如人的脸部的坐标值。
步骤S3:所述关键部位的坐标值被存储于所述坐标存储模块122内。
步骤S4:所述置换模块126读取存储于所述坐标存储模块122内部的坐标值,并将图像中该坐标值处的部分用存储于所述图片存储模块124内的图片进行替换。
步骤S5:经替换的图片通过所述影像输出单元14输出给所述电脑系统3。
上述影像加载系统及方法通过置换模块126将图像中关键部位进行置换,增加了安全性和隐秘性,同时还可在特定场合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娱乐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17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