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301543.6 | 申请日: | 2009-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武森涛 |
| 地址: | 6170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炼钢脱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基直接还原法流程短、无污染、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新工艺,是继高炉法、天然气法后,当今世界最新型的冶炼技术。四川龙蟒矿冶有限责任公司采用该工艺年处理钒钛铁精矿7万吨,年产钒钛铁精矿直接还原铁6万吨、富钛渣1.63万吨、钒渣1500吨、副产铁4万吨。由于红格钒钛磁铁矿原始硫较高(平均脱前硫质量分数在0.27%),对脱硫剂的要求很高,从该公司建成投产以来,采用现有脱硫剂比如:电石25%、石灰51%、石墨4%、AD(AD是AL2O3简称,只是AD中AL2O3含量较少,一般为15~20%)粉15%、萤石5%,脱后硫从未在0.045%以下。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摸索,采用了新的脱硫剂解决了脱硫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脱硫效率高的新的脱硫剂。
本发明脱硫剂的配方按重量配比:电石30-40%、石灰50-65%、萤石3-5%、纯碱2-5%。优选的方案是:电石35%、石灰55%、萤石5%、纯碱5%。
脱硫剂的加入量为2832kg/t铁。优选30kg/t铁。
本发明脱硫剂的制备方法见附图1:
a、电石、石灰、萤石分别经过初破至粒度5~10cm,进一步破碎至粒度2~3cm去除铁杂质(电石里含有少量的铁杂质,去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设备),破碎的目的是为了让球磨机在粉磨时能提高粉磨的速度,提高球磨机的产量。脱硫剂经过粉磨后,粒度都在1mm以下,这样能增加脱硫剂与铁水反应时间,提高脱硫效率。
b、将除去铁杂质的电石、石灰、萤石与纯碱分别送入球磨机进行球磨混合至粒度≤100目的≥90%,送至成品仓后装袋。
球磨机里主要是钢球和钢锻。
本脱硫剂易吸潮,严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使用完后,立即进行密封保存,否则,会直接影响脱硫剂的效果。严禁与水接触或受潮,与水接触后,会产生可燃气体,该反应是属于放热反应,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自然,发生火灾事故。本脱硫剂对人的皮肤有灼伤,在使用时严禁人的皮肤直接与之接触,特别对人的眼睛有灼伤,更不能吸入肺部内,因此,在作业前,必须带好护目镜和防尘口罩,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本发明脱硫剂具有脱硫效率高、单耗低、温降小、喷溅小等特点。由于CaC2分解出的Ca离子与铁水中的硫有极强的亲和力。因此CaC2有很强的脱硫能力,在一定的铁水条件下,用CaC2脱硫,脱硫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达6.9×105,反应达到平衡时,铁水中硫含量可达4.9×10-7。用CaC2脱硫,其脱硫反应是放热反应,有利于减少铁水的温降。脱硫产物CaS,其熔点2450℃,因此脱硫后,在铁水面上形成疏松的固体渣,有利于防止回硫,且对混铁车内衬浸蚀较轻,扒渣作业方便。因而在该型脱硫剂中增加了电石的配入量。
自从采用本发明方法后,平均脱硫效率在80%,脱硫后硫在0.045%以下。与采用原脱硫剂的脱硫效率20%,脱硫后硫0.15%相比,脱硫效率显著提高,脱硫后硫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脱硫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脱硫剂的制备
原料:电石35%,石灰55%,萤石5%,纯碱5%。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流程图详见附图1):
各种原经过初破后由皮带运输机送至细破装置,然后由皮带运输机送至1号提升机,在送至1号提升机的过程中,由除铁器去除原料的铁杂质。1号提升机再将各种原材料送到各自的半成品仓(此过程由操作人员控制),各种原料按照事先设定的比例由园盘给料机加入球磨机内,球磨机(球磨机里主要是钢球和钢锻)进行粉磨,粉磨后的脱硫剂的粒度≤100目的≥90%(即脱硫剂的粒度全部小于1mm以下,其中小于0.154mm的大于90%),水份小于0.1%。脱硫剂粉磨后由两个螺旋运输机送至成品仓后装袋。
脱硫剂的理化指标见表。
表1
实施例2本发明脱硫剂的制备
原料:电石30%,石灰60%,萤石5%,纯碱5%。
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脱硫剂的理化指标见表2。
表2
实施例3本发明脱硫剂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1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