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书RFID标签贴标设备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1524.3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7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冯汉炯;李成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C5/00 | 分类号: | B65C5/00;B65C9/02;B65C9/26;B65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 皓;林 虹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书 rfid 标签 设备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书自动化管理设备及其应用方法,特别是一种使用于图书超高频读写标签快速隐蔽式安装的图书RFID标签贴标设备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图书馆的图书自动化管理方兴未艾,各地图书馆纷纷进行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通称电子标签)管理改造,在将RFID应用在图书馆图书管理的时候,所有系统开发商都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RFID技术应用前必须要在图书上增加一个RFID标签,该标签只能用粘贴的方法与图书结合,由于图书上粘贴标签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现阶段全部采用人工粘贴的方法来粘贴,而人工粘贴存在着很多隐患,如粘贴位置不统一、标签容易弯折而影响使用、工作效率低且不可控制等。尤其现在随着RFID超高频识别技术的出现,为了保证标签在书籍中粘贴位置隐蔽,因此需要将标签的尺寸做的更细小,粘贴位置要求在书籍的书中缝内,导致人工粘贴更困难,精度更不能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书RFID标签贴标设备及其应用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够快速有效翻开书本,并将标签进行隐蔽式安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图书RFID标签贴标设备,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送书装置,所述送书装置的前端设有翻书装置,所述翻书装置的上端设有贴标组件,所述贴标组件连接有放料装置。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送书装置。
本发明的送书装置包括送书平台,所述送书平台与第一电机一侧的边缘处设有感应器。
本发明的翻书装置由翻书杆、与翻书杆平行的压书杆和设置在翻书装置一侧的离合器组成,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滚珠丝杆、滚珠滑块驱动翻书装置和贴标装置。
本发明的贴标组件包括贴头、弹性顶尖和贴标组件导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曲柄滑块机构驱动贴标组件。
本发明的放料装置包括放料架和RFID图书标签编带。
一种图书RFID标签贴标设备的应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书本放置在送书平台上,书脊向左靠在限位边上,书边向右,整体平直;
(2)第三电机通过滚珠丝杆驱动翻书及贴标组件整体上下移动,选取所需翻书位置;
(3)第一电机通过线性模组驱动同步带,带动送书平台向右运动,感应器感应到书边后,记录书边位置;
(4)经计算补偿距离后,送书平台继续向右移动,使翻书杆靠在书边上;
(5)送书平台继续向右移动,同时线性模组通过同步带联动同步轮,带动齿轮组,使翻书杆顺时针、压书杆逆时针旋转,由翻书杆卷开书页;
(6)离合器吸合、齿轮组带动凸轮旋转,带动翻书杆在旋转的同时迅速抬高一段距离翻起书页;
(7)压书杆在原位置保持逆时针旋转,压住未翻起的书页;
(8)送书平台向右移动到理论终点,翻书杆与压书杆保持旋转,对书产生双向拉力,保证书脊最大限度张开;
(9)第二电机通过连杆机构带动齿轮组、棘轮机构实现标签编带进料;
(10)第二电机通过曲柄滑块机构驱动贴标组件向下运动;
(11)弹性顶尖插入书脊中,带动贴标组件以固定圆心旋转,并达到书脊、弹性顶尖、贴标组件导轨三点一线;
(12)贴标组件继续向下运动,弹性顶尖在书脊的阻力下保持位置不变;
(13)贴标组件的贴头将标签粘贴到书脊内;
(14)所有机构按上述过程逆序反向归位,完成标签贴合。
本发明的翻书杆是圆柱形硬质心轴表面包覆高摩擦系数软质材料的滚轮,压书杆是圆柱形硬质滚轮,所述翻书杆依靠旋转摩擦力翻开书页,并利用翻书杆的行走轨迹,完全使翻书杆深入书页内部,可靠翻开书页,所述压书杆在固定位置与翻书杆做逆向同步旋转,压紧保留的书页,以保证书完全翻开。
本发明的贴标组件带着标签编带运动,并沿与送书平台呈30度方向向下运动,从而避开阻拦,所述贴标组件以一点为圆心在小范围内转动,且在前级采用带弹性顶尖的贴头。
本发明的送书平台上装有弹性定位边,送书平台与支撑架间设有弹性连接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15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