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投影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301421.7 | 申请日: | 2009-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9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聂剑扬;杨文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29/00 | 分类号: | G03B29/00;H04M1/2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投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携式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话技术的日益发展,移动电话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移动电话整合有丰富的功能,如摄像、投影等。然而现有的移动电话等一些可携式投影装置的投影角度小,且投影距离大,因此如何在可携式投影装置内简单方便的实现大角度投影,缩短投影距离已成为业内人士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投影角度大且可缩短投影距离的可携式投影装置。
一种可携式投影装置,其包括一主体及一投影装置。所述主体开设有一收容槽,所述投影装置固设于收容槽内。所述可携式投影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体上。该反射装置正对所述投影装置,用于反射投影装置的投影。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可携式投影装置通过一可转动连接在所述主体上的反射装置反射投影装置的投影。从而,缩小投影距离,扩大了投影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可携式投影装置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可携式投影装置的反射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中的可携式投影装置的立体解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可携式投影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一种可携式投影装置100,其包括一主体10、一反射装置20及一投影装置30。所述投影装置30装设在所述主体10内,所述反射装置20正对所述投影装置30且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体10上,该反射装置20用于反射投影装置30的投影。
所述主体10包括一下盖体11、一与所述下盖体11相卡合的上盖体12、及一液晶面板13。所述液晶面板13设置在所述上盖体12的中部,将所述上盖体12分隔成第一主体部122及第二主体部12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部122远离所述液晶面板13的一端开设有一收容槽1222、两个卡槽1224。所述两个卡槽1244分别分布在所述收容槽1222的两侧。所述第一主体部122靠近所述液晶面板13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凹槽1225。所述上盖体12还进一步包括两个压板123,所述压板123的结构与所述凹槽1225相匹配并可紧密卡合在所述凹槽1225内。所述第一主体部122靠近所述液晶面板13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轴孔1226及一与所述轴孔1226相邻接的第一收容孔1227。
所述反射装置20包括一转动板21、一反射板22及旋转件23。所述反射板22装设在所述转动板21上,该转动板21通过所述旋转件23可旋转地设置在上盖体12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板21包括一靠近所述第一主体部122的第一表面212及一与所述第一表面212相对的第二表面214。所述转动板21上开设有一贯穿所述第一表面212、第二表面214的开口213,所述反射板22固设在所述开口213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转动板21也可不开设开口213,而将所述反射板22直接固设在转动板21上。所述转动板21的自由边上对应所述第一主体部122的两个卡槽1224位置,分别设有两个与所述卡槽1224相匹配的卡钩215。该卡钩215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可与所述转动板21一体成型。所述卡钩215可卡设于所述卡槽1224内以使所述旋转板21与上盖体12相扣合。所述转动板21的旋转边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卡块21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块216与所述转动板21一体成形,该卡块216开设有一第二收容孔2162。
所述旋转件23包括两个弹簧232及两个转轴234。所述转轴234与所述第一主体部122的两个轴孔1226相匹配。所述弹簧232包括一第一连接部2321及一第二连接部232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234的一端沿所述转轴234的径向延伸有一挡块234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块2342与所述压板123的纵向厚度之和等于所述凹槽1225的纵向深度。
所述投影装置30为一投影镜头,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122的收容槽122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1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航向控制系统故障在线预报方法
- 下一篇:光缆收放综合车的光缆铺设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