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厚大体积混凝土弹性基座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0336.9 | 申请日: | 200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堂;范广军;程惠敏;吴荣;李政;方涛;钟燕;罗琼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李 聚 |
地址: | 100054北京市宣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混凝土 弹性 基座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厚大体积混凝土弹性基座,包括框架支撑柱(1)和支撑机器设备的厚大体积钢筋混凝土(9),其特征在于:在框架支撑柱(1)的外侧壁上分别预埋有柱侧预埋件(3),在框架支撑柱(1)的上面有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6),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6)内有设备预埋件,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6)的四周预埋有角钢钢框(2),角钢钢框(2)与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6)平齐;在框架支撑柱(1)柱头外周焊接型钢支撑框架(4),型钢支撑框架(4)的下部内侧与角钢钢框(2)和柱侧预埋件(3)焊接,型钢支撑框架(4)的上部高出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6);在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6)上、型钢支撑框架(4)内安装有至少四个弹簧隔振器(5);在弹簧隔振器和型钢支撑框架(4)的上方安放上部预埋钢板(8),上部预埋钢板(8)预埋在厚大体积钢筋混凝土(9)内,框架支撑柱(1)弹簧隔振器与厚大体积钢筋混凝土(9)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大体积混凝土弹性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支撑框架(4)是可拆卸回收构件。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厚大体积混凝土弹性基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为:
步骤一、施工框架支撑柱(1),柱头留后灌浆区域,在框架支撑柱(1)的四个侧壁上预埋柱侧预埋件(3),在框架支撑柱(1)的柱头的四周边向上预埋角钢钢框(2),角钢钢框(2)高于浇筑混凝土前的柱头平面(6'),在角钢钢框内灌浆,形成安装弹簧隔振器的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6);
步骤二、在柱头外侧焊接型钢支撑框架(4),将型钢支撑框架(4)的下部内侧与角钢钢框(2)和柱侧预埋件(3)焊接,型钢支撑框架(4)的上部高出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6);
步骤三、在后浇混凝土的柱头平面(6)上、型钢支撑框架(4)内安装弹簧隔振器(5);
步骤四、弹簧隔振器就位后,在框架支撑柱(1)四周的外脚手架(11)上安放调节垫板(7),在型钢支撑框架(4)上方安放上部预埋钢板(8),调节垫板(7)与上部预埋钢板(8)作为底模;
步骤五、调节垫板(7)与上部预埋钢板(8)搭接的平面上支模板(10),在模板上安装钢筋和设备预埋件,然后浇筑混凝土(9);
步骤六、拆除模板,安装设备,调节标高,释放弹簧隔振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厚大体积混凝土弹性基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六后,拆除型钢支撑框架(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厚大体积混凝土弹性基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支撑框架(4)由横向型钢(4.1)、纵向型钢(4.2)和竖向型钢(4.3)组成,其中横向型钢(4.1)和纵向型钢(4.2)焊接连接成方形框结构,竖向型钢(4.3)焊接连接在横向型钢与纵向型钢的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厚大体积混凝土弹性基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型钢(4.1)为槽钢、工字形钢、C型钢或U型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厚大体积混凝土弹性基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型钢(4.3)为槽钢、工字形钢、C型钢或U型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03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内逃生井盖的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型打桩机